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广播电视系统,正处在由模拟向数字的转变过程中。与此同时,网络传输低码率视频流的需求与日俱增。应用于这个领域的低码率视频编码标准也应运而生,目前主要有 MPEG-4 和 H.263 标准。两个标准都能采用不同的可伸缩编码方法以适应带宽,但灵活性较差, 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带宽,也就不能很好地解决低码率传输视频流的问题。这就为精细可分级编码技术(Fine-Granular-Scalability Video-Coding, FGS)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 本课题的第一部分工作是以 MPEG-4 校验软件 VM18 修订版本(ISO/IEC14496-2/FPDAM4)为基础,对精细可分级编码(FGS)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改写了原有的 VM18 软件平台,增加并实现了 FGS 编解码功能,并进一步对 FGS位平面编码技术的选择增强(SE)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本文提出用人眼对图像中心区和边缘区关注度不同,以及对运动物体和静止物体关注度不同,进行中心区域选择增强和基于运动物体的选择增强(MVSE)。本论文还基于块的各 DCT系数对图像质量的不同贡献,研究了权重选择增强(FWSE)算法。算法已在软件平台上编程实现。同时,平台还增加了码流复合,下变换和码率控制等功能模块。 本课题第二部分工作,是开发基于DCT 域的,MPEG-2 到MPEG-4_ISO的.cmp格式视频流转换编码器软件包,实现MPEG-2 视频压缩流到MPEG-4 ISO标准格式视频压缩流的转换。转换中充分利用源码流信息,不再进行运动估计和预测编码等,可迅速完成语法、语义间的转换。转换编码器中引入了运动补偿环,解决了色度块漂移问题,并进一步实现了MPEG-2视频流向MPEG-4 ISO+FGS码流的转换。 为实现数据流平台的多种功能,本论文工作期间,还参与实验室“多媒体编辑一体化工作站”的开发和后续完善维护工作,对该工作站平台的部分模块进行了编写。 本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天津自然科学基金(033600511)和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023100611)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