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EG-4精细可分级视频编码技术的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cyl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广播电视系统,正处在由模拟向数字的转变过程中。与此同时,网络传输低码率视频流的需求与日俱增。应用于这个领域的低码率视频编码标准也应运而生,目前主要有 MPEG-4 和 H.263 标准。两个标准都能采用不同的可伸缩编码方法以适应带宽,但灵活性较差, 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带宽,也就不能很好地解决低码率传输视频流的问题。这就为精细可分级编码技术(Fine-Granular-Scalability Video-Coding, FGS)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 本课题的第一部分工作是以 MPEG-4 校验软件 VM18 修订版本(ISO/IEC14496-2/FPDAM4)为基础,对精细可分级编码(FGS)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改写了原有的 VM18 软件平台,增加并实现了 FGS 编解码功能,并进一步对 FGS位平面编码技术的选择增强(SE)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本文提出用人眼对图像中心区和边缘区关注度不同,以及对运动物体和静止物体关注度不同,进行中心区域选择增强和基于运动物体的选择增强(MVSE)。本论文还基于块的各 DCT系数对图像质量的不同贡献,研究了权重选择增强(FWSE)算法。算法已在软件平台上编程实现。同时,平台还增加了码流复合,下变换和码率控制等功能模块。 本课题第二部分工作,是开发基于DCT 域的,MPEG-2 到MPEG-4_ISO的.cmp格式视频流转换编码器软件包,实现MPEG-2 视频压缩流到MPEG-4 ISO标准格式视频压缩流的转换。转换中充分利用源码流信息,不再进行运动估计和预测编码等,可迅速完成语法、语义间的转换。转换编码器中引入了运动补偿环,解决了色度块漂移问题,并进一步实现了MPEG-2视频流向MPEG-4 ISO+FGS码流的转换。 为实现数据流平台的多种功能,本论文工作期间,还参与实验室“多媒体编辑一体化工作站”的开发和后续完善维护工作,对该工作站平台的部分模块进行了编写。 本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天津自然科学基金(033600511)和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023100611)的资助。
其他文献
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技术,不仅具有较强的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的特性,同时具有较低的峰均比、良好的误码率性能、对载波频偏和相位噪声敏感性小等优势,是宽带无线通信
近年来数字视频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并已应用到各个领域。图象通信是人们的需求趋势,为了利用有限的带宽,在进行图象通信时,我们自然选择了在尽量不损失图象质量的同时压缩图象。
本文主要研究了V-BLAST系统下的信道估计及均衡技术,尤其是频率选择性衰落下自适应均衡算法。在总结了准静态信道下的信道估计以及干扰对消及判决反馈均衡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国际互联网己成为信息的重要传播途径,但随之而来的盗版和侵权行为也越来越猖獗。数字水印技术作为对多媒体作
扩频通信因其本身固有的抗干扰特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DSSS)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由扩频处理增益决定,可以通过增加带宽来增加
同步对并行多处理机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并行程序通常使用路障对并行进程达成同步。在到达路障时,处理机必须进行空闲等待直到所有的处理机都到达路障。用软件方法实现路障需
随着IC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通信的需求逐渐转向以音视频通信为主的多媒体通信上来。与图像通信紧密相关的流媒体技术正逐渐改变和替代传统的媒体发布形式,在高效的
随着光交换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步提出了光路交换(OCS)、光分组交换(OPS)以及光突发交换(OBS),前两者各有特点,但同样也存在缺陷,而光突发交换是光路交换和光分组交换的一个有
非合作通信作为非授权接入的通信方式,是在不干扰合作通信双方正常通信的条件下接入到合作通信系统的通信方式。在非合作通信方式下,由于发端信息未知性以及信道干扰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