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和谐社会思想是立足于生态全球化和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新高度提出来的,是新时期我国生态和谐社会建设思想的新探索。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理论、中国传统和谐生态伦理观、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以及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相关思想等可借鉴思想成果为生态和谐社会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生态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对当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乃至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进步都起到积极的作用。生态和谐社会思想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对生态和谐社会思想总体上多维度的把握具有科学性;服务并推动生态和谐社会建设伟大实践具有实践性;在总体联系中把握和实践生态和谐社会思想具有系统性;生态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动态性。要努力建设生态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的政治制度;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化;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化社会。生态和谐社会思想还体现了前所未有的伦理思辨,包括人的自然回归:重拾生态道德观;人对自然的关怀:权利与义务的统一;顺应自然之序:人-自然一社会的和谐。我国生态和谐社会建设在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方面的问题,如公众参与生态和谐社会建设意识淡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缺乏有利于生态和谐社会建设的技术创新:尚未健全有可操作性的长效机制。解决生态和谐社会建设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要转变居民生态观念,大力推行绿色消费;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绿色技术创新,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不断强化政府责任,建立健全法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