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鼠离焦性近视眼模型及RPE细胞跨上皮电阻的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建立凹透球镜片诱导的离焦性豚鼠(guinea pig)近视眼模型,观察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细胞的跨上皮电阻(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 TER),探讨建立RPE细胞单层屏障模型TER值稳定表达的时间区间。方法:将30只相同批次2周龄三色豚鼠随机分配成两组,即正常组(10只)和单眼离焦模型组(20只)(简称离焦组),离焦组采用-10.00D凹透球镜片缝于左眼(离焦眼)前2周:二组均于2周龄和4周龄双眼扩瞳后视网膜检影验光测量屈光度及A超测量仪测定眼轴长度;然后将离焦组豚鼠处死,取左眼RPE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以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及S-100蛋白为标志物,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鉴定为阳性,传至第2代,接种于Millcell-PET插入式培养池内的微孔滤膜表面,待细胞融合为单层,在含1%血清浓度的培养液培养条件下,采用电阻测量仪连续检测并记录上皮细胞单层的TER值。结果:1.离焦眼的屈光度及眼轴长度的变化离焦眼的近视屈光度增加,离焦组(-3.29士0.72D)与正常组(+3.18±0.50D)及自身对照眼(+1.42±0.60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焦眼的眼轴长度延长,离焦组(8.14±0.09mm)与正常组(7.54±0.07mm)及自身对照眼(7.89±0.07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离焦眼RPE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鉴定体外培养的离焦眼RPE细胞生长良好,顺利贴壁,‘均表达细胞角蛋白及S-100蛋白,阳性率均达100%,其细胞纯度高,能较好地保持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固有的特征;RPE细胞传代能力良好,呈铺路石样整齐排列。3.离焦眼RPE细胞的TER值检测离焦眼RPE细胞的TER值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约在第12天基本稳定,且达57.18Q/cm2以上,并可保持其稳定性达8天。结论:1.凹透球镜片诱导可以成功建立豚鼠离焦性近视眼模型;2.体外培养的豚鼠离焦性近视眼RPE细胞生长和传代能力良好;3.体外培养的豚鼠离焦眼性近视眼RPE细胞能形成具有稳定TER值的上皮细胞单层结构,其稳定的TER值至少能维持8天,为下一步的干预研究实验奠定了模型基础。
其他文献
30例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行尺骨畸形进行截骨矫形,重建钢板固定,桡骨小头切开复位,环状韧带修补或重建,肱桡关节短期克氏针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4年,根据Mackay疗效评定标准:优20
研究系列有机染料在水溶液中对Ru(bpy)3Cl2的发光淬灭,发现它们对Ru(bpy)3Cl2的发光有显著的猝灭作用。Ru(bpy)3Cl2发光淬灭符合Stern-Vo lmer方程,通过Stern-Vo lmer公式分
对4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用可吸收肋骨钉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所有病例手术顺利,术后胸痛明显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多发性肋骨骨折早期行内固定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对D700mm大反应罐生产低氧钽粉的还原注钠工艺进行了研究与改进.结果表明:改建后的工艺基本上解决了工艺参数的控制问题和操作问题,还原钽粉的氧含量可稳定控制在1%左右.
因能源严重依赖进口,能源供应安全一直是欧盟关注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近年来,由于欧盟周边局势动荡,特别是俄罗斯与中亚独联体国家的关系复杂多变,欧盟能源供应安全面临严峻
研究了球形草酸钴、球形Co(OH)2的制备方法及其颗粒形貌和晶体结构,并以此为前驱物还原制备金属钴粉,对钴粉颗粒形貌与其前驱物颗粒形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
大数据的应用为更精细化的职住研究创造了可能。文章基于居民活动视角,采用多源数据构建职住空间匹配分析框架,并结合问卷调查和建成环境对影响南宁市中心城区职住平衡的因素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不断发展,行人再识别技术成为了一个在该领域中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该项技术主要目的是辨别在不同摄像头环境中不同时间段内出现的行人相同与否
造林地立地条件对整个造林工程有着重要的影响,给出合乎实际的评价,有利用提高工程造林总体设计的质量,确定和制定出有理论根据的各项技术措施。基于此,重点探讨了造林地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