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库区城市给水厂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aszx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建设,关系到三峡工程的长期稳定安全运行和长江流域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库区水质好坏是水库运行管理成败的前提和关键,涉及长江开发治理战略全局。三峡库区不仅为库区的数千万人民群众提供水源,同时还涉及到下游上亿人民的饮水安全。开展三峡库区饮用水典型POPs物质污染水平的研究,检测典型POPs物质在三峡库区饮用水源水和出厂水中的种类以及含量,掌握三峡库区POPs物质污染水平的第一手资料,有利于三峡库区水资源安全保障,并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本文运用液-液萃取+GC-ECD 测定水样中的HCH 和DDT;运用液-液萃取+GC-MS 测定水样中的PAHs 和PAEs。于2004 年7 月和2005 年2 月分别对三峡库区6 个城市水厂的原水取样分析,并于2005 年3 月对某水厂两套典型制水工艺对POPs 物质的去除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枯水期的A 厂和F 厂原水中检出有机氯农药,其中A 厂仅检出δ-HCH,浓度为1.7ng/L ;F 厂检出α-HCH、γ-HCH、δ-HCH、P P’-DDT 等四种有机氯农药,浓度依次为0.1、0.4、1.3、11 ng/L;其余水样均未检出HCH 和DDT。按照《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6-85》对有机氯农药的规定,上述6 个水厂均未超标,表明三峡库区城市给水厂特别是以长江、嘉陵江为水源的水厂,其有机氯农药污染较轻,饮用水水质安全。6 个给水厂的原水均检出含有多种PAHs 和PAEs,其中包括有我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SEPA)首批公布的水中优先检测污染物萘、荧蒽、DEHP。美国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DEHP 浓度为6μg/L;各水厂均检出该物质,且含量在几十至几百个ng/L。鉴于其潜在的危害性,应引起足够重视。DIBP 的含量亦较高,其污染趋势值得关注。总的来说,三峡库区城市给水厂PAHs 和PAEs 含量不高,供水安全,但应关注其发展态势。经对某水厂两套典型制水工艺的各工艺段连续三天取样检测分析后发现,两种常规的水处理工艺(工艺1 和工艺2)对PAHs 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对PAEs 的去除效果相当有限。工艺1 中的萘、蒽、荧蒽等滤后水较原水去除率分别为87%、71%和76%;工艺2 中萘、蒽、荧蒽等滤后水较原水去除率分别为96%、42%和38%。滤后水经加氯消毒、二次加压等工序后,水体中POPs 浓度增加。
其他文献
论文主要研究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及钢砼组合箱梁桥的剪力滞效应问题。论文为应用研究项目,依托的工程为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接线丹徒互通主线桥。 为了解单箱双室的钢筋混凝
对9块两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单向板抗火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考察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预应力度、预应力筋有效应力水平与荷载水平4个关键因素对板抗火性能的影响.
地球上的水处于自然大循环和社会小循环交织成的往复循环运动之中。水的社会循环依赖于自然循环又影响着自然循环。在水的社会循环中,城市供水与排水是水的社会子循环不可分割
在我国,湿陷性黄土分布面积约占我国黄土分布总面积的60%左右,其主要特性是具有不同程度的可压缩性和湿陷性,遇水产生压缩和湿陷下沉。20世纪60~80年代,这些地区大量修建的多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是当前结构抗震设计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而基于可靠度的结构概率设计方法也正在由水准Ⅱ(近似概率设计)向水准Ⅲ(全概率设计)和水准Ⅳ(最优概率设计)
目前国内外对混凝土框剪结构已进行大量的试验和理论研究,对钢板剪力墙的研究也初有成效,但是半刚性钢管混凝土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较少见。本文
本文通过对集集地震强震记录资料的统计分析,对地震动频谱周期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给出了反映地震动频谱特征的四个频谱周期(反应谱卓越周
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破坏往往起源于界面层。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大型、复杂的结构,由于自然灾害、外部环境、结构本身荷载等因素都会使界面产生损伤,且这种损伤是不易察觉的,从
随着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大量排放,水质情况进一步恶化,而同时人们对于水质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常规的水处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这种要求,所以各种深度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催化臭氧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