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实施以来,自主学习问题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重视。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在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中,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就要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学习方式多样化的课程理念,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其宗旨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其主动学习和协作精神。在以往的教育实习中,由于过分追求即时的实习效果,完全按照统一的模式要求学生,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在秩序井然的背后,实际效果甚微。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建适合得学习环境,提倡合作学习、创新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关于自主学习能力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看,这种研究已经渗透到学科领域,但在物理学科,尤其是初中物理学科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是在这一领域中处于前沿性的地位。本文研究了国内外有关于自主学习的理论及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初中生的自主学习的思维结构,提出了物理课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做法,包括教师要了解初中生自主学习的条件和让学生自觉地开发学习的潜能。本研究对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物理学习成绩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表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仍然是从课堂教学中实施,实验班比普通班成绩明显有了提高,通过物理课的学习能够优化学生的思维结构,从而优化了能力,即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本研究对物理教学和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关系进行了个案研究,包括四个个案:提纲记忆法应用;列表记忆策略应用;标记奖励法应用;符号法应用。分析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正确渗透初中物理的逻辑思考方式,对学生后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教师要教给他们一些学习方法,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物理现象,使他们在应用中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用物理技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通过一些措施的训练,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学习物理知识。最后教师鼓励他们在自主学习物理课的过程中,结合自己地学习情况总结些具有个人特点的学习方法,合作交流,相互帮助,能够激发对物理课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