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麻醉诱导期根据临床经验或TOF=0来选择插管时机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气道暴露评级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变化,探讨理想的气管插管时机。 方法: 选取择期全麻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65岁,ASA分级Ⅰ-Ⅱ级,根据有无TOF-Watch指导插管时机分为有TOF组和无TOF组,每组30例,以咪达唑仑0.02mg/kg,丙泊酚1.5-2.5mg/kg,舒芬太尼0.5ug/kg,进行麻醉诱导,成功定标后注射罗库溴铵0.9mg/kg(3ED95)后分别根据临床经验或TOF=0进行气管插管。记录诱导、插管过程中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以及气管插管时声门暴露评级和插管次数。 结果: 所有插管次数均为一次成功。根据TOF=0后进行插管组在气管插管时肌松均达到完全抑制,根据临床经验进行插管组在气管插管时肌松达到完全抑制12例,肌松程度差于TOF=0组(p<0.05);两组的声门暴露C/L评级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管插管导致所有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均明显升高,两组血流动力学波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BIS变化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气管插管相关严重并发症。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TOF-Watch监测下根据TOF=0时进行气管插管,气道暴露条件更充分和血流动力学波动更小,说明气管插管这一操作时应用客观监测手段比仅凭临床经验更能准确寻找到最佳的插管时机,以保证患者平稳度过麻醉诱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