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apukuria煤矿厚硬顶板下孤岛煤柱安全回采防冲实践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796766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地质条件或开采技术影响,煤矿开采开采过程中经常形成孤岛煤柱,由于煤柱周围采空,受临空侧覆岩作用,工作面应力集中,加之坚硬顶板、断层等地质构造影响,在回采过程中常常面临冲击矿压威胁。本论文以孟加拉国Barapukuria煤矿厚硬顶板下1210D工作面孤岛煤柱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提出了孤岛煤柱安全回采防治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实践。基于动静载叠加原理,结合孤岛煤柱顶板覆岩结构演化分析了煤柱的静载应力特征,得出厚硬顶板覆岩易形成“T”型结构,导致孤岛工作面应力集中程度高;同时,建立了悬臂梁模型,计算了煤柱回采过程中,厚硬顶板破断形成的动载大小及其对煤柱的影响,得出厚硬顶板悬顶长度大,积蓄的弹性能较多,破断时释放动载更强。对1210D工作面进行了采前冲击危险评价,分析了开采深度、煤岩冲击倾向性、顶板岩层结构特征和顶板覆岩活动对孤岛煤柱回采的影响,利用综合指数法评价了工作面冲击危险状态,并用多因素耦合法划分了危险区域。根据1210D工作面孤岛煤柱冲击危险评价结果,对孤岛煤柱区设计施工了预卸压措施。利用弹性波CT探测技术对施工过预卸压措施后的孤岛煤柱进行了应力探测试验,进一步掌握了孤岛煤柱内的应力分布规律以及预卸压效果。分析了两次CT探测结果以及前期出现动力显现的高应力区位置,证明了弹性波CT探测技术可以有效评价1210D工作面孤岛煤柱区的冲击矿压危险,并且得出煤柱区并非整体处于高应力、强冲击危险状态。对比两次探测结果可知,顶板深孔爆破卸压可以降低高应力区域的冲击危险程度,使得高应力区进一步转移而非消失。根据1210D工作面孤岛煤柱区弹性波CT探测结果,结合微震监测系统,提出了孤岛回采过程中冲击矿压的防治方案,现场实践效果较好,确保了安全回采。该论文有图100幅,表27个,参考文献93篇。
其他文献
服役到期的海洋平台或是受损的其他海洋工程设施,需要进行拆除回收。对于单点系泊系统中异型结构物的海上拆除吊装方法不同于常规平台的吊装。以曹妃甸11-1/11-2油田单点系泊
目的 WT1基因定位于11p13,首先在Wilms瘤中发现并克隆。WT1基因长约50Kb,编码分子量为52-54KD的转录调控蛋白。WT1蛋白具有激活和抑制双重功能。近年来,人们发现WT1基因在多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瘤内注射复方中药99-克星治疗肝癌的抗癌作用并且初步探讨其抗肝癌的作用机理。 方法 取人肝癌SMMC-7721裸鼠皮下移植模型28只,随机分为99-克星治疗组14
目的 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静脉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水平,分析此指标变化的程度与急性白血病不同病期,不同类型的关系,探讨VEGF
安全泄洪是水利工程领域枢纽布置设计中备受关注的话题,泄洪消能设施在大坝建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研究红岩河水库右岸泄水建筑物的泄流能力、水力特性及下游冲刷等问题,本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寒冷的冬季,吃些萝卜,既可消火、滋补,又可开胃、养生。我国是萝卜的故乡,萝卜栽培食用历史悠久。在古代,萝卜被称为“雹突”、“紫花菘”、“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是一种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孔隙率,简单易制备的一维纳米材料,在油水分离、锂离子电池领域均具有重要的发展前景。过渡金属氧化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其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对ADM大鼠肾病模型应用肾复康Ⅵ方联合激素泼尼松的疗效及其对肾小球分子屏障影响,探讨肾复康Ⅵ号治疗ADM大鼠肾病模型的作用机制,进而为治疗肾病综合征这一临床常见的以微小病理变化为特征的肾脏病变提供新证据,为肾复康Ⅵ号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将60只健康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结合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其它各组均予尾静脉注射阿霉素2
非共价相互作用在物理、化学、材料、生物等各个科学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分子间相互作用能的精确描述对非共价相互作用的研究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但分子间相互作用能往往很难在实验上精确测量,近年来描述非共价相互作用的理论方法得到飞速发展并广泛应用。本论文选择A24分子测试体系、阳离子-π体系以及21个含有π键的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评估了不同理论方法在描述相互作用能时的计算精度及计算效率。在A24分
随着建筑行业快速发展,Z形柱在住宅建筑中得到了应用,但目前对于高强钢筋混凝土 Z形柱受力性能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对配有高强钢筋混凝土 Z形柱节点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