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s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暴露出来。随着社会责任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各界媒体如报纸、电视、网络都增加了对污染、浪费、资源消耗、产品质量与安全、人权与职工地位以及企业权利等问题的报道。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单元,其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对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因此,企业在社会中的角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但是中国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起步较晚,2006年3月,中国国家电网才作为首家内资企业,对外发布了我国第一份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企业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的经营理念逐渐在发生改变,一些企业在环境保护、员工权利以及公益慈善等方面逐渐表现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量也在2006年之后出现井喷式增长,但与此同时,也仍然有三鹿事件、吉林石化水污染等极端社会问题发生,引起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持续升温。一、研究目的随着社会责任的概念逐渐被公众熟知,整个社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整个社会对社会责任的重视一方面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加强,另一方面也促使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要求更高。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作为相关利益者了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行为的主要载体,越来越被整个社会重视。在我国,随着相关文件(例如2006年深交所颁布实施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2008年上交所发布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等)的出台,鼓励和促进了中国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数量也在2006年后迅速增长。但我国对社会责任会计及其信息披露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我国企业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意识也才逐渐建立起来。至今我国尚未制定明确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相关法律规定,对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的评价标准尚未统一,致使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动机不足,整体披露情况不尽人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相关利益者了解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主要途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的质量直接影响相关利益者的判断。为了巩固和推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提高我国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质量,研究评价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质量的标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并通过这些研究进而对中国社会责任报告相关法律法规提出建议显得十分重要,具有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目的:(1)建立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估体系,尽量全面、科学的反映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质量,为后续相关研究做铺垫;(2)研究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3)通过了解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进而对我国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制度和政策提出建议,推动中国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的规范化进程。二、主要内容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剖析和实证研究。论文主要根据两条思路展开,一是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质量进行评估,二是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具体来看,一方面本文所建立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评价体系,是在回顾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披露的内容、披露模式等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学者衡量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主要采用的三种计量方法:内容分析法、指数法、问卷调查法,并参考《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CASS-CSR2.0)》(简称《指南2.0》),《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标准(2011)》,以及GRI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等国内外著名社会责任报告评估学者及评估机构提出的社会责任信息报告质量指标,最终确定本文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评价的五个维度和具体项目评分方法,最后在时间充裕并尽量保证客观的态度下完成对样本的评分。另一方面,本文在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相关理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社会报告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分为公司特征因素、公司经济动机因素和公司治理因素三大类,同时运用理论分析三类因素如何影响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并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方法等实证研究方法就上述三类型因素对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的影响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最后,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的基础上,为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的提高、公司治理结构的安排以及政府部门合理的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定政策等提出了政策建议。具体而言,本文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进而找出本文研究目的,理清研究思路、总结本文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最后陈述本文预期贡献。第二章文献综述。主要针对已有文献,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的内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模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的评价方法做总结、回顾。第三章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此章分为三部分,首先主要阐述了四个方面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利益相关者理论、合法性理论、代理冲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提供理论依据;其次,根据理论基础,对公司特征因素、公司经济动机、公司治理结构三方面因素如何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质量进行理论分析;最后理论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质量评判标准,并建立本文评分体系。第四章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评估质量分析。首先对本文样本基本信息分为行业、上市地点、注册地点分别进行分析,其次根据本文评分体系得出的评分结果进行分析。第五章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通过公司特征、公司经济动机、公司治理结构三方面因素提出假设,建立模型,回归分析,最后分析得出影响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的因素。第六章政策建议与展望。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为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的提高提出政策建议,最后指出了本文的不足及展望。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本文发现:(1)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整体水平明显偏低,且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甚远,说明不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有明显较大差异。(2)在公司特征方面,公司规模大的公司、公司盈利水平高以及国有股比例高的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明显高于其他公司,而公司是否处于重污染行业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系数为正,但结果不显著。(3)在公司经济动机方面,公司媒体曝光度显著影响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顾客远近度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影响不显著。(4)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独立董事比例越高、董事会规模越大、监事会规模越大的公司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明显高于其他企业。三、主要贡献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预期主要贡献为:(1)本文在研究和回顾国内外主要社会责任报告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本文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评估体系,尽量全面、科学的反应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该评估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后续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推进。(2)本文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分为公司特征、公司经济动机、公司治理结构三大类分别对其进行研究综述、变量设定及实证检验。对各影响因素的分类、整合,不仅可以深入研究不同类型的影响因素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还能在分类的基础上达到考虑影响因素范围较为全面的目的。(3)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深入了解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动机,发现媒体曝光度等因素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影响,进而为制定合理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法律法规提供政策建议,即应合理引导媒体等中介机构对社会责任报告的正面作用。
其他文献
自2000年证监会提出“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后,我国机构投资者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截止2012年6月30日,我国机构投资者持股总量达1,128,706,102.731万元,占到了流通总市值的65
在刺激-反映论和生物-天赋论遭到质疑的同时,儿童语言习得认知论扬长避短,形成独特的研究视角。本文以儿童语言认知论为理论基础,阐述儿童语言习得虽然是一个复杂过程,但受到
介绍了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同时,进一步指出了外语教师应从背景知识、情感态度和自身的心理健康三方面来消除外语学习中的歧义所产生的焦虑,增强学生的自信和维护学生的自尊,以
面向东南亚培养国际化人才是云南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立足云南,培养适应云南———东南亚区域交互特殊性的人才,对云南桥头堡建设、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以及探索国际化
当市场经济改革的大潮向我国国民经济注入如同神舟系列腾飞的“核料”之时,当时代的钟向国人敲响进入21世纪的警钟之机,当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如台风般席卷整个世界时,“风
小额信贷(microfinance)一词起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最初发展在孟加拉国,旨在解决一些低收入人群的贫困问题,后来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得到迅速传播。我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在竞争压力和发展需求的推动下,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通过不断研发产品、进行产品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等手段,保证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以87名高中生为被试,采用情绪书写实验研究范式,探讨了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表达与短期、长期情绪恢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消极情绪组被试短期情绪纷乱改善显著高于积极情
近年来,无线局域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既给用户提供了方便,又节约了传输线路的成本,但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已阻碍无线局域网的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了几种主流无线网络安全措施的
销售费用是保证企业实现销售目标的重要投入和保障,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销售费用作为企业费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企业开源节流的重要作用。如何利用各更低的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