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株内生拮抗菌对沙地云杉的抗病促生作用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ofen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生真菌与宿主植物之间具有密切的共生关系,既可以促进宿主植物生长,也可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同时以产生次生代谢产物而闻名,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是具有极高潜在开发价值的一类微生物资源。本研究选取前期筛选的4株具有强拮抗作用的沙地云杉内生真菌为试验材料,以沙地云杉立枯病病原真菌(Fusarium sp.)为靶标菌,采用生长速率法通过体外对峙探究沙地云杉内生真菌的体外拮抗活性;通过盆栽试验,探究内生真菌在染病幼苗体内的拮抗活性;通过发酵液浸种和灌根处理,探究内生真菌对沙地云杉种子和幼苗的促生活性,旨在为筛选出具有良好的拮抗促生活性的生防菌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4株内生拮抗菌对Fusarium sp.的体外对峙中均表现出较高的拮抗活性。其中SDYS180的发酵液拮抗活性最高,达78.67%;SDYS95的菌株拮抗活性最高,达69.64%;SDYS63的挥发性代谢产物拮抗活性最高,达16.94%。(2)4株内生拮抗菌对盆栽沙地云杉立枯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拮抗活性。接种SDYS180促进染病幼苗组织生长最佳,使染病幼苗的株高、地径和根长生长分别提高17.12%、32.64%和16.56%;接种SDYS95促进染病幼苗的生理特性效果最佳,使染病幼苗的SP含量提高13.41%,MDA含量降低5.27%,POD活性提高224.46%,SOD活性提高37.05%,CAT活性提高9.02%。(3)4株内生拮抗菌对沙地云杉的种子和幼苗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促生活性。菌株SDYS63对沙地云杉表现出最佳的促生活性;对沙地云杉种子萌发具有强促进作用,萌发率提高25.22%;促进幼苗株高和地径生长,提高25.24%和13.69%;促进幼苗合成叶绿素,叶绿素a含量提高73.23%,叶绿素b含量提高65.43%,总叶绿素含量提高71.36%;促进渗透调节,SP含量提高21.87%;保护膜系统,MDA含量降低20.58%;激发抗氧化酶活性,SOD活性提高147.53%。SDYS36在其它方面表现出较高的促生活性,出苗率提高18.00%,根长提高35.68%,POD活性提高714.29%,CAT活性提高69.44%。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森林资源保护是一项保护性战略,可以促进森林总量的增加,质量的提高,森林功能的改善,林下经济的发展和利益的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对森林资源的采伐和利用已超过了森林的耐受限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导林业改革工作顺利开展及森林资源保护。本文以敖汉旗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敖汉旗有11个国有林场,总面积为51100hm2。敖汉旗国有林场林
学位
学位
学位
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Net Ecosystem Exchange,NEE)是衡量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重要指标。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林做为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森林类型之一,其碳汇能力的评价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主要内容。本研究以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利用EFAST法对Biome-BGC模型的生理生态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筛选出高度敏感性参数并对其进行优化,完成模型本地化处理。依
学位
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是亚洲中部荒漠地区常绿且唯一的阔叶灌木,预测该物种潜在分布区和适宜分布区划分对该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通过135个地理分布数据,利用Max Ent生态位模型,选择19项环境因子预测沙冬青未来的分布格局及面积,为充分了解沙冬青分布地种群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促进种群保护,对其8个分布点:巴彦套海(BYH)、红沙岘(HSX)、敖伦布拉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