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个性化人物语言风格在译文中的再现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是我国清代的一部杰出长篇白话小说,语言成就极高。本文选取人物对话及其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以杨宪益、戴乃迭译文和霍克斯译文为文本,以小说文体分析为基础,对两个英译本主要人物对话所采取的翻译策略进行对比分析。本文试图将文体分析理论应用到小说人物对话翻译及语言风格的传达中,由此分析人物对话风格传达对人物性格塑造的影响,评价对话译文风格是否与原文保持一致。在方法上,针对原文中出现的不同语体类型分章进行归纳分析,以期说明译者运用不同翻译策略和译文各自的特点。简介部分概述了《红楼梦》原作及译本的概况和人物语言在布局谋篇中的作用;第一章对小说文体分析理论进行简要的介绍,主要包括文体分析的语境,文体翻译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虚假等值”等;第二章从正式文体角度分析人物对话的语篇翻译及风格传达;第三章主要从语篇中通俗口语,方言俚语和高雅语言的翻译入手对对话中的修辞及语言翻译策略不同进行分析研究;第四章分析人物叙述视角的变换对人物语言风格传达造成的影响及两个英译本的不同应对策略;第五章分析人物对话中文化因素的不同传达方式对人无语言风格的不同效果。本文的结论说明,译者在文学作品中翻译人物对话时,需要运用文体分析理论在理解阶段充分把握原文的文体风格,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和修辞手段传递原文的文体风格及美学效果,从而使译文在韵味、风格等方面与原文更加相似,避免产生只注重传达原文内容而忽视原文表达方式的“虚假等值”的译文。总体来说,《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在不同的文体类型翻译中各有千秋,基本实现了译文人物语言韵味、风格的传达。
其他文献
幽默言辞是一种语言艺术,是人类独有的特质和能力,对于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幽默的创造和理解又往往是借助语言完成的。鉴于幽默与语言两者之间的不可分
目的:探讨盐酸哌甲酯联合静灵口服液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工作记忆及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ADHD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
目的:建立利巴韦林输液中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动态浊度法,定量分析输液中所含细菌内毒素。结果:参照《中国药典》结果判断,该组输液稀释5倍后能排除干扰,进行检测
以烟农19号小麦种子为实验材料,采用园土为基本培养材料,用0.0(CK)、0.5、1.0、1.5、2.0 g活性炭与150 g园土混合均匀后装入培养容器中培养。发芽后测定小麦发芽率、株高、根
赵元任先生既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同时也是世界知名的语言学家。其一生共创作了一百多首音乐作品,本文就其钢琴音乐创作理念进行浅显的分析与探讨。
以柠檬烯为油相,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制备微乳,利用拟三元相图研究不同助表面活性剂及其与表面活性剂的不同比值(Km值)对微乳有效区域的影响。结果发现,当油相与表面活性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