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是我国清代的一部杰出长篇白话小说,语言成就极高。本文选取人物对话及其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以杨宪益、戴乃迭译文和霍克斯译文为文本,以小说文体分析为基础,对两个英译本主要人物对话所采取的翻译策略进行对比分析。本文试图将文体分析理论应用到小说人物对话翻译及语言风格的传达中,由此分析人物对话风格传达对人物性格塑造的影响,评价对话译文风格是否与原文保持一致。在方法上,针对原文中出现的不同语体类型分章进行归纳分析,以期说明译者运用不同翻译策略和译文各自的特点。简介部分概述了《红楼梦》原作及译本的概况和人物语言在布局谋篇中的作用;第一章对小说文体分析理论进行简要的介绍,主要包括文体分析的语境,文体翻译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虚假等值”等;第二章从正式文体角度分析人物对话的语篇翻译及风格传达;第三章主要从语篇中通俗口语,方言俚语和高雅语言的翻译入手对对话中的修辞及语言翻译策略不同进行分析研究;第四章分析人物叙述视角的变换对人物语言风格传达造成的影响及两个英译本的不同应对策略;第五章分析人物对话中文化因素的不同传达方式对人无语言风格的不同效果。本文的结论说明,译者在文学作品中翻译人物对话时,需要运用文体分析理论在理解阶段充分把握原文的文体风格,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和修辞手段传递原文的文体风格及美学效果,从而使译文在韵味、风格等方面与原文更加相似,避免产生只注重传达原文内容而忽视原文表达方式的“虚假等值”的译文。总体来说,《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在不同的文体类型翻译中各有千秋,基本实现了译文人物语言韵味、风格的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