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农村金融的发展,旨在建设普惠金融体系,让普通农户也能享受金融服务,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把农村小额信贷作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农村小额信贷作为一种农村金融制度安排,成为正规金融有益的补充,有利于缓解农村资金紧张状况,也有利于打破农村现有的金融垄断格局,培育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仍然存在着多种问题,而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扎根三农的主力军,肥城农商行针对农户的小额信贷业务也呈现连年萎缩的趋势。如何使农商行小额信贷的推广工作更加顺利,推动更多农户受益,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性。本文以肥城农商行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国内外先进小额信贷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和分析农户对小额信贷的需求信息,分析了肥城农商行在小额信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成本高、收益率低,激励机制不合理,导致从事信贷工作的员工对待小额贷款业务不积极,客户满意度下降。通过对调查卷的数据分析,本文发现限制肥城市农户申请农商行小额贷款的主要因素是贷款手续繁琐以及贷款期限和贷款额度与农户的生产经营需求不相适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农商行有网点优势和制度优势,但也存在收益成本不匹配、贷款类别单一等劣势。其发展机遇是良好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发展存在整体信用环境较差、外部竞争激烈、风险控制不到位和实体经济下行。小额信贷的快速发展不仅需要农商行工作的改进,更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创造更加适合小额信贷发展的环境。因此,本文从政府层面提出取坚持更加灵活的市场利率政策和建立健全风险补偿机制,努力营造良好信用环境;在农商行层面提出,提高收益,完善风险保障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创新贷款业务品种,加强科技支撑等为农商行小额信贷工作的顺利推进和普惠金融的发展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