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价值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bo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腰大池-腹腔分流术(Lumboperitoneal shunt LPS)与侧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 VPS)治疗交通性脑积水(Communicating hydrocephalus)的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如分流管堵管、感染、癫痫、颅内出血、过度分流、神经根痛、腹腔端并发症及分流管移位等)的发生率,探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治疗的40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手术前做好详尽周密的准备,手术指证明确,无手术禁忌症,其中20例患者采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20例采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根据脑室径与双顶间径比值变化(脑室变化),简易智力检查量表评分(MMSE量表),三分钟行走实验(观察步幅及步速),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判断疗效。将术后脑室的缩小率、简易智力检查量表评分改善率、步态改善率、尿失禁改善率及分流管堵管、术后感染、癫痫、颅内出血、过度分流、神经根痛、腹腔端并发症、分流管移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做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结果采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和采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的两组患者的术后脑室缩小率(85%对80%)、简易智力检查量表评分改善率(60%对64.3%)、步态改善率(55.6%对61.1%)和尿失禁改善率(50.0%对7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的患者术后癫痫(0对35%)、感染(5%对35%)、颅内出血(0对30%)、近端堵管(5%对40%)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采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患者(P<0.05),而LPS组术后过度分流(35%对5%)的发生率高于VPS组(P<0.05);两组术后神经根痛、腹腔端并发症、分流管移位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组中正常压力脑积水的老年患者及无颅骨缺损的患者过度分流的发生率明显减低,分别为9.1%和8.3%。结论尽管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可用于所有脑积水患者,其适应范围更广,临床应用更普遍,但其术后分流管梗阻、癫痫、颅内感染、穿刺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具有微侵袭性,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其神经根痛和过度分流通过调整后可改善,临床中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疗效确切。颅骨缺损及活动量对过度分流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其他文献
基于铸体薄片分析、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测试等试验结果,对姬塬油田长8油层组的微观孔隙结构进行研究,并建立目标储层的孔隙结构分类标准。通过选取每种类型储层有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并发淋巴瘤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 对2009-2011 年收治的24例AIDS 并发淋巴瘤患者采取心理与认知干预、治疗与减轻症状干预等护理措施,并进行分
为明确润湿性改变机制的主控因素,基于胶体稳定性(DLVO)理论和扩散双电层理论,建立表征岩石-水膜-原油系统界面间相互作用的分离压力数学模型,从微观受力角度对水驱矿化度与
9908152 药物转复慢性房颤为窦性心律后心房收缩功能的恢复:一项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研究/Jovic A//Heart.-1997,77(1).-46~49 医图9908153 施行过其他心脏手术的慢性房颤病人进
通过对后发优势假说和吸收能力假说的实证检验,认为初始收入水平低蕴含的后发追赶潜力只是一种外在的可能性,其实现需要积累足够高的吸收能力。从中国区域经济来看,初始收入
目前,高校篮球教学开始尝试拓展训练,以便将篮球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结合在一起,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应用型篮球人才。要想掌握拓展训练的基本要点,必须
激流回旋项目是我国的潜优势项目之一,但我国激流回旋项目的整体竞技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该项目的技术特点是无固定支撑,运动员依靠腰腹部(核心区域)的力量来控
在一部文学叙事作品中,“声音”(叙事者的及不同主人公之间的声音)体现了他们各自独立的伦理意识。通过对这些声音的深入分析及比较,这部叙事作品中所隐含的伦理主题便能清楚地
<正>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对后世影响很大,他以奇崛奥峭的风格在诗坛上独树一帜,以后踵武者渐多,师友唱和,蔚为风气,隐然成一
严重脑损伤导致的意识障碍(DOC),目前尚未有基于循证医学依据的指南。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是神经调控治疗DOC非常有前景的技术,已成为昏迷促醒治疗研究的热点。本文围绕tD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