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城乡居民点用地效率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lecom_god0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热点领域。土地作为城乡居民点的承载体,其面积有限,由于城乡规划不合理、人均用地面积大、土地利用率低等因素,使城乡扩张不断占用其它地类,尤其是耕地,使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环境不断恶化,因此制定合理的城乡规划、找出影响城乡用地面积差异的主要驱动因子,是目前实现耕地动态平衡、提高城乡居民点用地效率和改善环境等的主要任务。石家庄市是河北省省会,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且地貌形态独特(西部为山区,东部为平原),因此本研究选取石家庄市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域2006年城乡居民点人均用地效率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石家庄市城乡居民点人均用地效率和山区、平原居民点人均用地效率均存在很大差异。石家庄市区人均用地面积小,为91平方米/人,其他县城以上的城市居民点,除行唐县城人均用地面积为90平方米/人外,其他城市人均用地面积均超过120平方米/人,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面积普遍偏高。西部山区居民点面积小,分布零散,由于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等因素,居民点人均用地面积相对较小;东部平原居民点面积大、分布集中,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使居民点人均用地面积相对较大。由于城乡居民点人均用地面积不同,依据国家关于城市和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石家庄市城市、建制镇和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面积的超标率不同,以县为单元进行了分析。影响城乡人均用地面积差异的驱动因子错综复杂,可归纳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城市和农村在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状况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使影响城乡居民点人均用地面积的驱动因子不同,因而评价时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质量、土地数量和居住用地五个方面选用不同的指标。通过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筛选出影响城乡居民点人均用地面积差异的主要因子:水浇地比重、人均粮食产量、耕地单产和近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利用3S技术,对石家庄市城乡居民点人均用地效率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2)以县为单元,研究了石家庄市城市、建制镇和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面积超标率的差异。(3)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质量、土地数量和居住用地五个方面,选出一些指标,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了影响城乡人均用地面积差异的主要因子,并进行了解释。
其他文献
论文围绕“村改居”社区交往空间研究的三大社会目标:保护“村改居”社区本地农民的传统交往方式,为其社区适应创造一个心理凋适与过渡期,促进外来人口与本地农民的交往,实现
在广州走向全球城市的过程中,势必会产生新的城市空间,即所谓的全球化空间,如跨国公司、外国餐馆、外国人聚居区等。本文旨在对广州市458家外国餐馆进行调研,首先对其分类并分析
记者日前从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了解到,今年山西省将加大煤矿瓦斯抽采量,今年年内煤层气抽采量要达到23亿立方米,其中6亿立方米应用于各种工业及民用设施。从2007年开始,山西省
城市灰尘既是污染物又是重金属的载体,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城市广场是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休闲娱乐、购物、聚集的主要场所。因此,城市广场地表灰尘的水平值得关注。 
本研究基于行为主义的视角,从微观的社区层面入手研究城市交通问题。研究选取广州市的三个城市社区作为案例,分别从社区交通资源安排和社区居民出行行为特征两个方面对案例社区
遥感图像的获取是遥感找矿的基础,遥感找矿信息的提取是遥感找矿的关键。运用专业遥感影像处理软件ERDAS8.7,对福建省紫金山地区的TM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并采用最佳指数因子(OIF
土壤资源弥足珍贵,查清一个国家土壤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对国家安全、社会和谐、人民生活幸福具有重要的意义。上世纪80年代,我国实施了全国第二次土壤普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很多地区借助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陆续开展民族旅游活动,并取得经济和社会的显著发展。当旅游业被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时,其也带来相对复杂的社
WebGIS是Internet技术与GIS相结合的产物,通过WebGIS发布地理信息数据,供全球用户查询、检索及空间分析已迅速成为GIS界的研究热点。但是由于第一代Internet应用技术自身的限制
高光谱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区域性水环境调查和监测的新技术,日益受到重视。水体的高光谱遥感监测是在水体各水质参数的光谱特性、经验分析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地面实测的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