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离子与金属颗粒生物学活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ping_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骨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能有效达到解除关节疼痛、重建关节活动功能的目的。但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致命缺憾是有限的假体使用寿命,目前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多在10-15年之间。假体无菌性松动(aseptic loosening)是导致人工关节使用寿命较短的主要原因。假体无菌性松动主要有以下两大主要因素引起:一为机械性因素,即假体的材质、设计、配伍、安装、撞击等因素引起假体无菌性松动;另一为生物性因素,即假体无菌性松动是由人工关节磨损颗粒刺激炎性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大量溶骨性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1β (IL-1β),白介素-6(IL-6)等,这些溶骨性因子能刺激破骨细胞产生骨溶解,最终导致假体无菌性松动。目前一般认为假体机械磨损产生的磨损颗粒可诱导假体周围组织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反应,直接或间接激活破骨细胞并导致假体周围骨溶解是人工关节晚期松动的主要原因。金属假体以其良好的刚度和强度及其良好的抗磨损性在全髋置换中获得广泛的运用,但金属假体周围骨溶解仍是导致假体中远期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破骨细胞(OC,osteoclast)在假体周围骨溶解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已证明金属假体周围存在大量金属离子,以钻和铬离子较为常见。骨是一个代谢活跃的器官,通过骨重建而获得持续的更新,骨重建对于调节和维持骨骼的完整性非常重要。在这个过程中,破骨细胞吸收旧骨,成骨细胞(OB,osteoblast)形成新骨,因此骨重建需要骨吸收和骨形成两种过程的精密协调。OB来源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负责骨基质的合成、分泌和矿化;OC来源于造血干细胞中的单核前体细胞,是一种大的多核细胞。在骨髓微环境中,破骨前体细胞分化为成熟的OC,并行使骨吸收功能。正常情况下OB和OC数量和功能通过各种因子和信号通路维持稳定的水平,从而使它们所介导的骨形成与骨吸收处于平衡状态。在病理条件下这种平衡被打破,导致骨骼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从而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如假体周围骨丢失。重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各种细胞因子、激素及信号通路的调控,OB和OC之间的相互调节有助于骨重建过程中骨吸收和骨形成两过程之间的偶联。核因子-K B受体活化因子(RANK, 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属于I型跨膜蛋白,是TNF家族成员之一。RANK高度表达于破骨前体细胞的表面。核因子-K 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 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 B ligand)结合到破骨前体细胞和成熟OC表面表达的RANK上,促进OC的分化活化并抑制其凋亡。骨保护素(OPG, osteoprotegerin)作为一种诱骗受体,可以竞争性的与RANK结合,从而封闭RANKL与OC表面的RANK结合,抑制OC的分化成熟。RANKL/OPG的比例的变化对于OC产生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当RANKL/OPG的比例上调OC的数量和活性将增加,RANKL/OPG的比例下降时OC的数量和活性将降低。总之,正常的骨重建和骨量的稳定依赖于OPG和RANKL这间的平衡。TNF-α是炎性细胞释放的一种重要的炎性介质,它能刺激炎性细胞分泌IL-1和IL-6,而这两者又能引起巨噬细胞和破骨细胞的趋化作用,向界膜内聚集。TNF-α还能刺激破骨细胞释放前列腺素E(PGE),引起破骨细胞性骨吸收。近年有研究表明TNF-α能促进人成骨细胞骨保护素配体(OPGL)的表达,而骨保护素配体能促进破骨细胞分化成熟并增强其功能活性,从而进一步引起假体松动发生。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由基因控制的一种细胞的生理性、程序性死亡。当刺激因素作用于细胞后,通过启动相关基因转录及蛋白质合成而导致细胞内各种蛋白酶及内源性核酸内切酶等的活化,从而引起细胞的一系列具有特征性的生化及形态学改变。近年来研究表明,无菌性松动的假体周围界膜组织中存在单核巨噬细胞凋亡的现象。单核巨噬细胞的凋亡会导致更多单核巨噬细胞的聚集由此引起级联反应导致假体周围骨丢失。金属颗粒和金属离子均能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但金属颗粒与金属离子在无菌性松动及骨溶解中活性比较至今无相关研究。本课题旨在通过体外试验研究,对金属离子与金属颗粒在假体无菌性松动中的活性进行比较,为临床骨科材料的选取提供参考。目的1、通过真空球磨法制备符合实验要求的金属颗粒及金属离子。2、观察金属磨损颗粒对破骨细胞体外分化的影响。3、观察金属离子对小鼠成骨细胞骨保护素及核因子-κ 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表达的影响。4、金属离子与金属颗粒对单核巨噬细胞影响的活性比较。材料与方法1、真空球磨法制备金属颗粒及其物理、生物学活性检测通过真空球磨法体外制备常用人工关节金属磨损颗粒,同时对磨损颗粒进行元素分析、扫描电镜观察、激光粒度仪检测、并与RAw264.7细胞共培养检测细胞毒性。2、观察金属磨损颗粒对破骨细胞体外分化的影响体外培养小鼠破骨前体细胞(RAw264.7),分别用高浓度(10mg/ml)、中浓度(1.0mg/ml)、低浓度(0.1mg/ml)金属磨损颗粒悬液进行干预。RANKL诱导培养7天后,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TRAP阳性多核细胞形成的变化并进行计数。3、观察金属离子对小鼠成骨细胞骨保护素及核因子-K 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表达的影响。体外培养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根据培养基不同分为两组,A实验组使用含10mg/LCoCl2及150mg/L CrCl3溶液的培养基,B对照组使用不含金属离子的培养基。RT-PCR检测各组RANKL、OPG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液RANKL、 OPG蛋白的表达。计算RANKL/OPG mRNA和蛋白表达比值变化。4、金属离子与金属颗粒对单核巨噬细胞影响的活性比较从3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抽取5mL外周血;离心后吸取单个核细胞,将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实验分九组:(1)Fe3+组、(2)Ti3+组、(3)Cr3+组、(4)Co2+组、(5)铁颗粒组、(6)铬颗粒组、(7)钴颗粒组、(8)钛颗粒组、(9)生理盐水组;用Fe3+、Ti3+、Cr3+、Co2+、铁颗粒、钛颗粒、铬颗粒、钴颗粒分别进行干预,空白组加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分别在6h、12h、24h、36h、48h用MTT方法检测九组细胞活性;在6h、12h、24h、36h、48h运用ELISA试剂盒检测九组细胞上清液中TNF-α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通过真空球磨法所取得金属颗粒的中位径2.193μm,体积平均径3.108μm;面积平均径2.119μ m;98%的颗粒直径在6.167μ m以下。与人工关节界膜组织内提取的颗粒直径相仿,且生物活性相仿,在试验浓度(通常低于lmg/ml)没有显示细胞毒性。2、培养7d后,在200×视野下观察破骨细胞计数,结果显示随着磨损颗粒混悬液浓度增加,RANKL诱导生成的破骨细胞增多。低、中、高浓度3组破骨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高浓度组破骨细胞数均显著高于低浓度组(P<0.05),高浓度组破骨细胞数亦显著高于中浓度组(P<0.05)。3、随时间增加,实验组RANKL、 OPG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培养24、48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组内培养48h时RANKL/OPG mRNA比值较24h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则轻度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24、48h时,实验组RANKL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分别为对照组的61.6倍及13.8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G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增长32.1%及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24、48h实验组RANKL/OPG mRNA的比值分别为0.860、1.232,较对照组0.695、0.688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单核细胞与金属颗粒共培养6h、12h、24h、36h、48h后TNF-α水平。经统计学分析24h、36h各颗粒组TNF-α量高于对照组(p<0.05);(2)钴、铬颗粒诱导细胞分泌TNF-α作用比铁、钛颗粒更强(p<0.05),钴离子诱导细胞分泌TNF-α作用较铬、铁、钛离子更强(p<0.05);钴、铬离子组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于24h到达峰值,36h又下降。(3)各实验组金属颗粒均能诱导人单核细胞产生凋亡,且随时间发展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经统计学分析钴、铬、铁颗粒每个时间点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4)金属离子能诱导人单核细胞产生凋亡,且随时间发展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经统计学分析钴、铬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强于铁、钛颗粒;铁、钴离子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强于铬、钛颗粒;(5)钛颗粒和钛离子组诱导人单核细胞分泌TNF-α与细胞凋亡明显低于铁、铬、钴颗粒和离子组;结论1、实验证实真空球磨法体外制备人工关节金属磨损颗粒简单方便,能大量制备人工关节金属磨损颗粒可重复性好,可用于相关体外实验。2、RAW264.7是一种较好的破骨前体细胞模型。RANKL诱导RAW264.7形成破骨细胞方法简便易行、可重复性好。传代超过20代的RAW264.7仍然保持了在RANKL的诱导下分化成为破骨细胞的能力。金属磨损颗粒和RAW264.7细胞共培养后,可以促进RANKL诱导RAW264.7形成破骨细胞的数量增加。3、Co2+、Cr3+共同作用可刺激成骨细胞RANKL、OPGmRNA表达的增加,以及RANKL/OPG mRNA比值的增加,并显著促进RANKL蛋白的分泌,从而影响破骨细胞前体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与成熟,促进破骨细胞骨性吸收。4、金属颗粒与金属离子能诱导人单核细胞凋亡,随时间细胞凋亡率逐步升高;金属颗粒与金属离子能通过刺激单核细胞释放TNF-α引发假体周围炎性反应,并且通过诱发单核细胞凋亡参与这一病理过程从而导致假体松动;不同的金属材料金属颗粒及离子生物学活性不同,钛金属材料生物学活性明显低于铁、钻、铬材料。钴、铬颗粒生物学活性高于离子:铁颗粒和铁离子生物学活性无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近年来景德镇高温窑变釉彩艺术新的文化创意艺术的行业现状,格外引人关注。其文化艺术的价值及其前沿性产业拓展的可行性分析,其形成的品牌文化艺术的文化现象十分值得研究、
目的 :探讨败血症大鼠不同时间血浆促炎症细胞因子 (IL - 8、TNF -α)、外周血液和腹腔渗出液中炎性细胞的变化规律以及山莨菪碱 (6 5 4 - 2 )干预的影响。方法 :采用盲肠结
目的:人羊膜来源的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D-MSCs)和羊膜上皮细胞(hAECs)都具有多向分化能力,有望成为治疗PD新的细胞供源。本实验探讨hAD-MSCs、 hAECs原位移植治疗PD模型大鼠的
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催生了以培养教师为基本目标和任务,由大学、教师教育机构和中小学共同参与的合作共同体。因此,有效建设合作共同体成为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突破口。以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首因,是一种常见的、高度恶化的肺部肿瘤,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化疗、放疗和手术治疗,但近年来肺癌病人5年生存率仅仅14%,因此积极寻找肺癌治疗的新策略,就成
高校教师肩负着人才培养,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重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普及,教育事业发展对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开展"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职业能力提升
在目前蓬勃发展的光伏产业中,光伏水泵系统已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光伏水泵系统是直接利用太阳电池光生伏特效应发电,之后通过一系列电力电子、电机、水泵等控制及执行环
吉林省积极响应国家在1986年实行的“在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政策,并积极的把他这一政策付诸实践。各高校明确了“培养世界级高水平运动员”的建队目标,实行了“体育与
目的 探讨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的诊断、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 12 7例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了解其临床特点、诊断依据、手术方式及疗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