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尔嘎朗图凹陷油气富集,主要生油洼槽是凹陷中部宝饶洼槽,斜坡带是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经过二十多年的勘探历程,油气开采难度较大。为了搞清高含水期斜坡带老油田地下剩余油分布,进一步挖掘油田的潜力,提高原油采收率,这就要求石油地质工作者尽可能的掌握宝饶洼槽斜坡带的地质特征、成藏静态因素、油气疏导体系、圈闭类型及分布,总结宝饶洼槽斜坡带的油气富集规律,指导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通过运用地震、岩心、录井、测井、试油资料、分析化验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分析总结了吉尔嘎朗图凹陷宝饶洼槽斜坡带的沉积构造特征、静态成藏要素、输导体系、油气富集规律及成藏模式。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宝饶洼槽斜坡带有宝饶构造带和锡林构造带两个主要的构造带,主要发育顺向翘倾断块构造样式;宝饶洼槽斜坡带地层坡度大,距离物源区近,以发育粗碎屑的扇三角洲沉积为主,相带窄,纵向连通性强,横向连通性差;2.宝饶洼槽烃源条件优越,斜坡带发育较好的储盖组合,利于形成油气圈闭;3.宝饶洼槽斜坡带主要有源内单一和源外复式两种输导系统,源内单一输导系统包括渗透性岩性体和断层,源外复式输导系统包括断层—不整合面和连通砂体—断层—不整合面;4.宝饶洼槽斜坡带发育“简单阶梯状”成藏模式,研究区主要包括构造、地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以及复合型油气藏成藏模式四种类型;5.宝饶洼槽斜坡带包括构造油气藏和隐蔽油气藏,平面上主要分布在主要构造带上,纵向上主要分布在腾一段;环绕主力生油洼槽发育的一系列构造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构造岩相带控制油藏类型和富集程度,凹陷稠、稀油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总体上为“下稀上稠,近稀远稠”;6.宝饶洼槽斜坡带油气富集主控因素为构造运动、坡折带、沉积相边界和不整合面,油气主要富集在烃源岩层上下地层的不整合及同生断层下降盘圈闭中;7.通过对宝饶洼槽斜坡带的综合地质研究,提出具有较大勘探潜力的区域:宝饶内带岩性油气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