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曝气生物滤池(BAF: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工艺具有体积小、容积负荷高、水力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所需基建投资少、处理出水水质好等特点,国外己广泛应用,国内也在多个行业的水处理中成功应用。采用国产球型轻质陶粒为曝气生物滤池填料,模拟处理低浓度雨污合流废水,分别考察了温度、填料层高度、水力停留时间(HRT)、污染物负荷等对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效果及运行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以此为基础,推导出BAF工艺动力学方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曝气生物滤池具有较好的污水处理效能,当进水流量为30 L/h,气水比在3∶1左右时,曝气生物滤池对有机物、氨氮、总磷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0%、80%、70%左右,去除有机物、氨氮、总磷的最佳填料层高度分别为0~60cm段、30~90cm段和0~30cm段。(2)15~25℃时,COD去除率变化不大,但硝化作用则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明显的增强;滤池硝化作用最适温度为24℃,当池内温度低于19℃时,硝化作用受抑制。(3)每小时的气体量和污水量的比值即气水比为3∶1时,水力停留时间越长,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越彻底。在本试验中,只要保证曝气生物滤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在1 h以上,即水力负荷低于1.5m3/(m2·h),COD去除率就能维持在90%以上。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5h,NH4+-N的去除率为78.62%。(4)进水负荷可直接影响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效果。从试验结果来看,曝气生物滤池耐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对污染物有稳定的去除效果。当进水有机物浓度在236~486 mg/L范围内变化时,去除率稳定在85%以上;进水氨氮的浓度从12.07~25.12 mg/L变化时,去除率可稳定在72%以上。(5)pH值控制在6.9~7.7,气水比控制在3∶1左右,满足了滤池生化反应的条件,有利于反应器的正常运行。(6)当水头损失达到0.4~0.5m时,采用先气洗,再气-水联合反冲洗,最后为水漂洗的方式对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反冲洗。本试验中,在反冲洗后运行8 h左右,滤池反应器即可恢复到正常处理水平。(7)在稳态条件下,曝气生物滤池反应器去除有机物的动力学模型可表示为C=C0exp(-Kh),且反应速率常数K同水力停留时间的关系可表示为K=2.8401×HRT-0.2614(R2=0.9601)。当T=20℃时,温度饱和常数KN=0.7278 mg/L,氨氮去除动力学模型可表示为KNln(N/No)+No-N=vmaxA/Qh,且氨氮最大氧化去除速度vmax同HRT存在以下关系:vmax=11.302×HRT+0.632(R2=0.973)。研究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非常接近,准确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