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以经济增长为目标,以粗放型生产方式为手段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工业革命带来的是200多年来大量废气物的排放、自然环境日益严峻,人口的持续增加也导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对于农业,由于工业发展导致的大气、土壤、水等资源受到污染的比例逐渐增大,现代科技的先进成果如杀虫剂、塑料制品的使用,都在时刻对考验着农业生产的基础。当美国生态学家在《Silent Spring》一书中用触目惊心的案例阐述生物界及人类面临的危险后,人类开始对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深刻反思。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当前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时代,其基本特征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将“社会发展的公平性”、“经济增长的稳步性”、“资源利用的持续性”以及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发展模式[1]。随着人类文明活动探索自然的领域日益扩张,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意识的逐步提高以及国家对农村发展的日趋重视,农村的生态环境改善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合理、科学、准确地建立区域生态系统及其相适应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为农村生态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是十分必要的。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都在探索如何能将区域的环境与发展有机连接起来并形成有效的互动体系,使其既能克服二者之间所产生的矛盾,又能利用二者之间所存在的互补关系,达到既要高速发展经济,又要大力改善环境,形成一种健康的、和谐的与平衡的发展道路。国内外关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共同点就是均以农场试点为研究对象,如美国宾州的Rodale生态农场、德国的LIISA农场、国内的50个生态农业试点等。国外的可持续研究侧重与将农业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而非化学的基础上,而国内专家倾向于将传统农业的生产经验与现代农业相接合,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考虑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的中部地区,地理位置较优越,是浙江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步、光温互补,是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农区,被称为浙江省的“第二大粮仓”。近年来,金华市以建设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为目标,全力实施“提升工业化,加快城市化,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三大战略,农村经济增长明显加快,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生态林业建设平稳推进,畜牧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金华市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人均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严重、水土流失问题严峻。因此,如何在保持农业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营造更科学、合理、高效、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依据可持续发展基本原理,以金华市市区和7个市县为研究对象,以分析生态区域与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关系为重点,探讨不同生态区域下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可持续模式,提出农村生态区域划分的方法,将自然、社会、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等基本概念引入分区指标,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区域进行区域划分,结合国内外先进有效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分区后的各小区域为研究对象,提出各区域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议,为金华地区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