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中介行业,在规范资本运作和维护经济秩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评估行业巨大的市场需求加速了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短短的20几年即走过了其他国家用100多年才完成的历史,在这突飞猛进的发展过程中,我国评估行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低价恶性竞争、提供虚假评估报告等问题突显,评估质量受到多方的考验。在企业并购重组经济活动中,资产评估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收益法在其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已有研究普遍认为,我国企业价值评估中存在评估值偏高的现象,然而评估行业有其特殊性,资产评估值的合理性标准难以统一,现有对企业价值评估合理性的实证研究指标局限于评估增值率。在此研究背景下,本文以2012-2015年我国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评估说明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评估说明中预测值与实际结果的偏离状况,研究收益法下企业价值评估中收益预测的合理性,并对影响收益预测的合理性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从各项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来看,大部分样本净利润指标实际值第一年超过预测值,而第二年未超过预测值;大部分样本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所得税费用指标的实际值第一年和第二年均未超过预测值。除财务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外,本文研究的其他财务指标第一年、第二年实际值较大可能为预测值的50%-150%。(2)企业净利润实现比例与资产减值损失实现比例负相关,与管理费用实现比例和公司成立年限正相关。(3)对于公司成立年限因素,净利润高估现象更多存在于成立年限在1至5年和成立年限在15年以上的企业。(4)净利润实现样本的盈利能力、总资产经营状况、企业发展能力较净利润未实现样本更好,即经营能力更好。(5)由于行业盈利能力状况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国家政策对于行业的发展起重要影响作用,而评估师在预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时,对于宏观经济状况难以预测,导致预测情况与行业实际发展情况存在差异。(6)评估基准日在下半年的被评估单位较多存在高估企业盈利能力的现象,尤其是评估基准日为12月31日的项目,对企业下一年的盈利能力过度自信,高估业绩的现象严重。(7)评估机构的综合实力与评估结果中收益预测的合理性状况无明显相关性。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文以收益法企业价值评估中各项财务指标预测值与实际完成情况的比例关系为基础,研究目前收益法企业价值评估中收益预测的现实反映,从更加细致的角度来分析收益法评估中收益预测的合理性。二是研究角度的创新。本文根据净利润指标的重要性,对其合理性进行研究,突破了过去只用评估增值率来判断评估合理性的状况,为我国评估合理性的评价指标提供了全新的方向。三是研究内容的创新。本文从各项财务指标实际完成情况、被评估单位的成立年限、评估基准日所在月份、评估机构综合实力以及行业等因素分析了对评估结果中收益预测合理性的影响,并阐明了各项因素对其的影响机理,为评估实务提高评估质量提供了指导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