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情境下企业声誉对利益相关者行为反应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li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企业危机事件的发生逐渐频繁。危机总是不期而遇,任何企业都可能面临危机事件的威胁。企业危机的本质并不是诱因事件本身,而是受到危机影响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对企业整体产生不信任的态度和负面的评价,从而损害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在以往危机管理的研究中,企业声誉往往被视作是受危机事件影响的结果变量,分析危机事件给企业声誉造成的负面影响。企业原有的声誉作为一个重要但经常被忽视的前置变量,以往的研究对企业原有声誉在危机中影响的分析十分有限,并且在那些有限的研究中,相关结论也一直存在争议和分歧。方面,企业声誉被广泛的视作企业的无形资产,因而在发生危机事件时可以为企业提供价值保护作用:另一方面,企业声誉也可能成为一种负担,加剧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企业声誉在企业危机情境中所发挥怎样的作用,以及对关键利益相关群体行为反应的影响。通过梳理分析已有的相关文献,本文发现造成相关研究结论存在争议和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学者对企业声誉的理解不同,以及研究情境的差异。在以往的实证研究中,声誉经常被片面的视作一维的概念,本文基于Lange等人的理论分析,采纳企业声誉看作一个多维的概念的观点,企业声誉包含评估者对企业的熟悉程度、关于未来可以期待从企业获得什么的信念以及关于企业支持度的印象。投资者和消费者作为企业最关键和最直接的利益相关群体,一方面经常是企业危机的受害者,另一方面他们对待危机的态度和行为也反过来影响危机对企业的威胁。本文分别从投资者和消费者两个企业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群体视角出发,分析不同维度企业声誉在危机情境中的作用。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对企业危机事件曝光的股票市场反应进行分析。以2007年到2014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主动曝光的企业安全事故为样本,考察了企业危机事件发生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研究分析发现企业安全事故曝光后对其股票的累计异常收益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随着危机事件的信息通过上市公司公告或者新闻媒体被广大的投资者知悉。这些负面的信息会改变投资者对上市企业股票内在价值的评估以及他们对资本市场的心理预期,从而促使投资者做出相应的决策行为,引起股票价格明显的波动。从多个维度对市场反应分析后,我们发现,那些公告时间不及时、国有控股的企业在其股票市场上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其次,从投资者角度出发,以2008-2014年国内发生126起企业危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企业美誉度和知名度两个维度企业声誉对投资者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美誉度充当了缓冲器的作用,而知名度可能成为负担。同时我们发现当危机责任的归因相对较低时,这些声誉的影响会越强。而且,两个维度的声誉之间存在交互效应,当企业并不为人所熟知时,企业美誉度的积极作用会越强。最后,从消费者视角出发,以大众汽车公司2014年在中国的召回危机事件为实证背景,采用问卷调查的法,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声誉和企业能力声誉两个维度声誉对消费者风险感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缓解消费者风险感知方面,只有企业社会责任声誉有助于缓解消费者的风险感知,而企业能力声誉的影响不显著。同时我们发现较高的企业能力声誉和社会责任声誉均有利提高消费者对危机反应措施的满意程度,而危机发生后消费者满意度的提高有利于维持消费者的公民行为。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量的研究对声誉的测度集中在一个维度,虽然Fombrun和Shanley倡导未来的研究方向需要更加具体化企业声誉构面的维度,Lange等也号召将声誉看作是多维的概念进行实证研究。但是后续的研究一直都没有很好的回答这些号召。考虑到以往研究对不同维度声誉概念的忽视,本研究将声誉看作是一个多维的概念,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不同维度声誉在危机情境下对企业的影响。第二,本研究在分析投资者对企业危机的反应时,分析了不同维度声誉在危机情境中所发挥的截然不同的作用,本研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关于企业声誉两面性的争论。我们发现公众对企业的美誉度可以充当一个缓冲区,在危机发生后减轻股东财富的损失。然而,企业在投资者中的知名度可能成为一个负担,在危机发生后加剧股东财富的损失。而且危机责任归因会调节声誉的相反效应。因此,本文揭示了声誉保护和负担效应理论之间的紧张关系。虽然责任归因被认为是决定利益相关者反应的关键构念,但是现存的文献主要还停留在概念层次的探索。据我们所知,本文首次实证检验的责任归因对危机出现时公司价值的影响。通过分析真实股票市场对一百多起危机事件的反应,对于过去大部分依赖调查或者实验只是覆盖少数危机的方法提供了有益的补充。第三,危机情境下良好企业声誉对消费者市场影响的研究结论也一直存在分歧。从消费者的期望出发,本文提出企业因社会责任和能力而知名的两个维度声誉对消费者风险感知、满意度和消费者公民行为的影响模型。考察了不同维度企业声誉对消费者行为的传导机制,为解析企业声誉对消费者市场的影响提供了新视角。第四,本研究实证分析的背景选择的都是真实发生的危机事件,研究样本的选择则是受危机影响的投资者和消费者群体,他们作为企业最关键的利益相关群体,对企业危机的认知是真实体验而非给予的,更能真实的反映评估者对企业的态度和行为。本研究弥补了以往通过操纵虚拟情境研究危机和评估者影响方法的不足。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将企业声誉看作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分别从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投资者和消费者的视角出发,分析了不同维度声誉在危机情境中对企业的影响。为企业的危机管理和声誉管理提供了主要的决策依据和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从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对152例冠心病患者在行介入治疗时置入国产雷帕霉素洗
对福建省最近20多年以来第三产业发展部分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直观展示和总结出该期间福建省第三产业发展指标的特征和发展规律。根据各项指标按年份划分不同的阶段,分析各
目的:探讨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康复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脑梗死(A组)患者62例和脑出血(B组)患者38例,依据发病年龄、性别、依从性、病情程度、合并症、康复治疗方法及
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现代社会的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越来越重视品牌的力量。本文通过对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企业之一的腾讯品牌的研究
<正> 在学习数学归纳法时,我发现以下几个公式:这几个公式也就是通项公式为的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仔细观察这几个数列,不难发现它们有一个
隐性采访作为一种特殊的采访手段,在收集事实线索、引发舆论监督等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近年来被我国记者大量使用。但同时,隐性采访游走于道德和法律的边缘,在实际应用时极易
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协同研发技术,从打造智能工厂的理念入手,将钢铁企业的钢材资源、机器设备、生产流程、产品管理全部联系起来,形成全新的信息网络系统。同时,该技术能够
对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的缺相运行故障的电磁现象和产生的危害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设计了几例缺相运行的保护电路,以确保三相异步电机的安全运行。
财政社会学注重解释在不同财政体制下国家的政治形态和不同政治形态的国家在财政制度变迁中的社会变化,从而使财政制度成为理解和分析国家形态—社会制度—政治制度三维度间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和客户要求的不断提高,钢铁行业的研发已从单个企业单独研发转变为通过和客户在线沟通,平台大数据共享,项目移动办公等先行技术的协同研发。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