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化学计量学算法系统分析比较杜仲和杜仲叶中化学成分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成分析对中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中药现代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随着分析仪器的发展,二维色谱数据的获得变得非常容易,并根据化学计量学方法能充分解析二维色谱数据的特点以获得更多的化学信息,为复杂样品化学成分分析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本论文采用色谱联用技术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杜仲、杜仲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比较了杜仲和杜仲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分别从杜仲和杜仲叶中鉴定出68和73种化合物,其中共有组分33种,即共鉴定出108种化合物。 针对杜仲和杜仲叶中的黄酮类物质(芦丁、槲皮素和山萘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HPLC-DAD)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用反相ODS色谱柱,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在360nm波长下检测,发现杜仲和杜仲叶中黄酮类成分存在很大的差异。 同时,利用胶束毛细管电泳(MEKC)技术分离分析了杜仲和杜仲叶中的氨基酸,并结合矩阵系数非线性多元校正法给各个氨基酸定量。杜仲和杜仲叶中的总氨基酸,用邻苯二甲醛(OPA)和N-乙酰基-L-半胱氨酸(NAC)衍生后检测。分别从杜仲皮、叶中检测出8、6种氨基酸后用非线性多元校正法准确定量。结果显示,除丝氨酸外,杜仲中氨基酸的含量和种类均高于杜仲叶。 研究结果表明,杜仲和杜仲叶在化学成分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杜仲叶能否代替杜仲成为杜仲药材的新来源,还有待于药理药效的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结果为杜仲和杜仲叶资源各自的药用开发方向提供了参考性数据。
其他文献
与传统的荧光探针相比,稀土纳米粒子具有荧光发射强度大、发射谱线峰窄、荧光寿命长、化学性质稳定、无毒等优点。基于此种状况,本项工作研究稀土荧光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表面
尖晶石型Li_4Ti_5O_(12),做为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充放电平台高、零应变效应和安全性能高等优点。但是Li_4Ti_5O_(12)本身电导率和锂离子传导率低的缺点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静电纺丝技术因其具有操作简单、高效和重复率高等优点,已成为制备一维电极材料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并通过离子摻杂、形貌控制和与其他材料复合等方法来制备和提高Li_4Ti_5O_(12
富勒烯独特的分子结构,使其具有许多优异的物理性质,在光、电、磁、药物化学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富勒烯研究几乎涉及物理学、化学以及材料科学的各个领域,同时对生物
通过自腐蚀电位、动电位扫描、恒电流极化、交流阻抗等技术并通过旋转圆柱电极分别研究动态、静态条件下4mol/L的NaOH溶液中不同添加剂对铝阳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失重法
今年我在京都的立命馆大学担任了一个《都市与农村》的专题讲座,主要讲采访许多乡村的实际感受,所谓“乡村”,一大半是日本的乡村。任期半年,课时14节,每节90分钟。  除了日本的国家节假日和我回国出差不得不休讲以外,大致上每周一次。上课的当天,一般都提前去大学,喜欢到图书馆埋进一堆大学生当中,读读书,读书读累了,哪怕打个盹儿也感觉年轻。  无论哪个国家,中国也好日本也好,但凡是所大学,基本上都是青春的
期刊
乌鸦的正反两种形象  油亮,乌黑,巨大,绸缎般的光泽,它正低头研究着两脚之间某个闪烁着微光的物件,见我走来,兀地凝固不动。那棕褐的眼睛直直地注视着我,又像凝望着我身后的某个地方,更像已经看透了我的存在。时值正午,而午夜的寒凉沿着我的脊椎升起。对峙片刻后,它国王一样漠然转过身,毫不费力地振翅远遁,趾间抓着它的玩物,在空中划出一道亮丝。多年以前,我与一只大约60厘米长的渡鸦相遇在黄石公园的某片林间草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