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门口的亲子话语并非基于家庭伦理的原生态的对话,而是一种建基在学校教育规训体系之中的理智性交谈。这些话语成为研究对象,从这些话语揭示当下教育的实况,是一个非常有新意的话题。国内外学者对话语类型、语言哲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它们基本都以文化学、教育学、和文学学等学科作为讨论的主要方面。而关于亲子话语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相关文章仅集中于期刊类文献。关于亲子话语的分类、基本结构等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匾乏。通过对上学路上接送时亲子微观话语的研究,透视学校教育问题的研究为空白。因此,利用话语分析理论视角来尝试分析微观教育,分析亲子微观话语背后的动力是什么,从而透视学校教育问题。这样的研究是十分必要、可行和有意义的。本研究以奉化区几所小学校门口的亲子对话样本为研究对象。并以相关理论为基础,深入揣摩、分析语言学者的研究成果,从小学一线教师出发,深入学生生活,通过访谈法和非参与式观察采集大量亲子微观话语和典型样本。重点对校门口亲子典型话语进行分类研究性,进一步深入研究校门口亲子话语的基本结构分析,分析亲子话语背后的动力,并着力通过微观话语分析,透视学校教育问题,反映学校教育价值观。最终通过运用校门口的话语资源探索学校教育的细节,挖掘探索校园的教育管理话语资源,提升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促进亲子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整体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着力推进学生人格和人文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