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日益增长的同时,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如城市拥挤、工作忙碌、生活繁杂等。以至于城市中的人们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愈演愈远,身心承受着双重压力。引发市民对亲近、回归自然场所的向往,对缓解精神压力的追求。建筑层面上,引发我们对传统建筑的反思,以及本土建筑创作困境的思考。而禅宗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禅宗”思想,有着引导人们健康和积极的心理去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弥补社会、医学和心理学的不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郊野禅修场所”作为一个新的场所类型,应运而生。郊野禅修场所是以禅修体验为核心,提供禅定、清修、生活体验等服务,营造“空寂”和“清静”的禅意空间,以净化内心,体悟生命中的安详、自在的本质,以兼顾郊野公园游憩、徒步郊游等多种功能的现代化场所。本文通过对郊野禅修场所外部空间的营造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禅学在场所中的运用表达及相关实例的发展特点,总结场所设计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其次通过当代建筑理论和设计实践相结合,探索郊野禅修场所的选址、布局,设计原则,以及其空间布局,探究其发展规律、设计方法和策略等。最后,通过实践案例分析,论证理论到实践的应用。希望本课题的研究,能给以后研究郊野禅修场所的创作提供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