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微血管癌栓(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作为肝癌术后预测早期复发的重要指标,也是临床指导术后预防复发的重要病理学指标。然而到目前为止,术前尚无有效的方法预测MVI的存在,仍只能通过术后肿瘤标本的病理学检查得以诊断,术前MVI的预测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意义重大,故本研究旨在对原发性肝癌合并MVI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术前MVI的预测做出探讨,为术前治疗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自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乙肝病史、肝硬化病史、糖尿病病史)、血清学指标(肝癌的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AFP),肝功能指标包括总胆红素、白蛋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r-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以及血小板计数(PLT)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术后病理检查资料(肿瘤数目、直径、肿瘤分化程度、有无MVI)相关资料。根据患者术后病理检查报告是否提示MVI将其分为合并MVI组和无MVI组,通过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与MVI相关性,P<0.05即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统计学有意义的因素进一步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分析,筛选出原发性肝癌合并MV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病例资料166例,包括男性患者106例(63.86%),女性患者60例(36.14%),平均年龄(55.02?10.15)岁,最小39岁,最大78岁。其中,合并MVI组患者96例(57.83%),无MVI组患者70例(42.12%)。首先,对与MVI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中合并MVI组与无MVI组在患者性别(P=0.832)、年龄(P=0.080)、乙肝病史(P=0.279)、肝硬化病史(P=0.066)、糖尿病病史(P=0.081)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患者血清学相关指标中合并MVI组与无MVI组在胆红素(P=0.300)、白蛋白(P=0.651)、ALT(P=0.417)、AST(P=0.254)、ALP(P=0.140)和PLT(P=0.296)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AFP(P=0.007)、GGT(P=0.000)、NLR(P=0.000)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术后病理资料资料中合并MVI组和无MVI组在肿瘤直径(P=0.000)、肿瘤分化程度(P=0.001)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AFP、GGT、NLR、肿瘤直径和肿瘤分化程度纳入Logisi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AFP(P=0.043)、GGT(P=0.011)和肿瘤直径(P=0.016)是原发性肝癌合并MV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血清AFP、GGT、NLR、肿瘤直径和肿瘤分化程度与原发性肝癌合并MVI的发生相关,而术前血清AFP、GGT、肿瘤直径是MV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