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般逮捕条件中的社会危险性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chen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逮捕条件中的社会危险性,基于概念的过度抽象性,无论法律作何解释,似乎都无法言尽其意,实践中则难以把握。于是逮捕制度的适用在我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过度的自由裁量空间,意味着乱捕与滥捕现象的严重性。基于对法律规定的理解与实践中运用的统合,有必要在理论上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方式重新加以探讨,并合理寻求一般逮捕条件中社会危险性的判断基准。鉴于此,本文展开了对于一般逮捕条件中社会危险性问题的探讨。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刑诉法中关于一般逮捕条件规定,一般逮捕条件在刑事诉讼法中的背景的陈述,以及对社会危险性具体内容的分析。逮捕是我国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强制措施,也是最为严厉的强制措施。而逮捕与羁押的关系,又使得逮捕的后果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刑罚的法律后果。然而,我国实践中却存在着严重的适用问题,而这一切源于社会危险性的判断问题难以把握且具有较多的主观性。对于社会危险性的概念的理解,应基于刑诉法的背景与其概念本身具有的特征,对此人身危险性与社会危害性提供了一个方向,人身危险性与社会危害性是社会危险性不同的侧面反映,两者的内容都可以被社会危险性的内容所借鉴,而且,人身危险性与社会危害性的理论基础同样也可以作为社会危险性的理论构架。第二部分是社会危险性的具体认定问题。本部分以社会危险性证明的脉络入手,以《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为借鉴,分析了社会危险性判断的具体因素,从“证据”与“迹象”的关系、“企图”与“试图”的区分,意图更加明确对于社会危险性规定中“可能”一词的理解,加之《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中对于认定社会危险性不同情形的理解与规则,从而分析社会危险性认定问题的症结所在。第三部分社会危险性认定之构想。在偏执于理想的客观性与完全排斥主观性的内容无法收到较好成效的情况下,对于社会危险性的认定问题,我们尝试建立一种新的认定构架,即社会危险性认定之构想:在必须面对的人权保障与司法成本的情况下,建立多层分类的认定方法与双向说明的规则措施,在最大限度的保证社会危险性的内涵空间的情况下,通过对于社会危险性认定的规则,达到合理规制逮捕适用的目的。
其他文献
2015年,互联网企业进军金融市场的消息甚嚣尘上:百度与中信银行携手推出百信银行,着手"直销银行"布局;微众银行的高级管理层不断变动;新融资消息频频曝出。而富士康涉足内地
【正】 语言中只有一个意义的词叫单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多义词。 现代汉语中单义词比较少,多义词比较多,在常用词中绝大部分是多义词。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教学,
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增设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当事人通过虚假方式侵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2015年2月4日颁布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
将Internet技术引入到机械设备加工领域,对实现全球化、网络化机械加工制造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Internet的数控雕刻机远程操作系统,通过实验,确认了该系统的
目的总结23例脊髓髓内胶质瘤显微手术治疗的经验,并分析和评价其疗效和预后。方法对23例脊髓髓内胶质瘤的肿瘤病理类型、肿瘤部位、临床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临床疗效进行
一、中关村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机遇——研发外包全球医药市场由跨国制药巨头主导的格局在较长时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改变,随着国际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的全球化和分层化趋势加剧,研
近几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安全形式也日趋白热化,手机应用(Application, APP)恶意样本数量也呈现爆发式增加。移动互联网“黑色产业链”已经
目的探讨肝静脉和肝门静脉的CT血管重建方法及对临床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有明确病理标本的肝癌患者为肝癌组。选择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肝静脉和肝门静脉的CT血管重
<正>面对新消费变革,巨头们纷纷落子品质生活升级,可差异化呢?在去年11月15日网易严选"走进企业"活动来到京东之后的两个月,京东悄然上线自有品牌京造。以精品电商为定位,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