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草过滤带拦阻黑土耕地地表径流的模拟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uejue_wang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黑土区长缓坡耕地水力侵蚀问题严重,造成泥沙搬运沉积、水体污染等问题,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植物过滤带是一种便于管理、投资少,且有效的生态工程措施。本文拟针对东北黑土区缓坡耕地土壤侵蚀问题,通过3种不同流量条件下的冲刷模拟试验,研究3m带宽植草过滤带对径流、泥沙、氮磷的拦阻效果,分析植草过滤带对团聚体迁移及坡面泥沙沉积的影响,并采用REE示踪技术辨析泥沙来源,从而为黑土区长缓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当冲刷流量为0.25L/s、0.375L/s、0.5L/s时,植草过滤带对径流的平均拦截率分别为30.68%、35.81%、31.68%;对泥沙的平均拦截率分别为25.15%、32.73%、33.49%;结合径流率与输沙率分析,0.375L/s条件下植草过滤带对径流泥沙的阻滞效果较好。径流中总氮浓度随冲刷流量的增加而减小,总磷浓度随冲刷流量的增加而增加。(2)不同冲刷流量条件下,随径流流失的<0.25mm微团聚体约占30%,大于供试土样。随冲刷流量的增加,植草过滤带主要拦截径流中大团聚体,微团聚体拦截效果欠佳。在流量较大时,坡面微团聚体沉积量是带后>带中>带前,大团聚体沉积量则是带前>带中>带后。计算相关指标发现,MWD和GMD可以较好地反映流失土壤团聚体特征。(3)当按流量0.375L/s、0.5L/s、0.375L/s、0.25L/s依次冲刷时,不同流量条件下径流平均拦截率分别为36.62%、24.31%、35.02%、47.52%;泥沙平均拦截率分别为45.07%、2.26%、26.14%、43.21%;流量逐渐减小时,总体拦截效果趋好。(4)当按流量0.375L/s、0.5L/s、0.375L/s、0.25L/s依次冲刷时,径流泥沙中微团聚体在40%左右,大团聚体流失比例接近60%。植草过滤带带前、带中、带后微团聚体沉积比例在28.66%~36.42%之间,大团聚体沉积比例在63.58%~71.34%;植草过滤带仍以拦截径流中大团聚体为主。坡面微团聚体沉积量带前>带中>带后,大团聚体沉积量则是带后>带中>带前。(5)运用REE示踪技术确定多次冲刷条件下的泥沙来源,发现径流泥沙中,侵蚀泥沙主要来源于径流量0.5L/s,即Ce元素标记较多;在坡面沉积泥沙中,带前沉积泥沙主要来源于径流量0.25L/s,即Nd元素标记较多,带中和带后沉积泥沙主要来源于径流量0.5L/s,即Ce元素标记较多。
其他文献
1 方法和结果分别计算1995年至1999年烧伤病区常用抗感染药物每年的累计费用和累积每日约定剂量,包括青霉素(PEN)、西利欣(CXM)、环丙氟哌酸(CIP)、头孢唑啉(CFZ)、庆大霉素(
<正> 作为中国特大型能源基地经济区(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宁夏),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随之结构性矛盾也愈来愈明显,经济发展陷于结构性困境之中。如何实现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医疗服务市场,医院能否适时调整管理策略,将关系到医院在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建立品牌医院,将是未来医院发展的方向.笔者就医院品牌的概念、品牌营
农村经济发展思想是邓小平农村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点和制度创新两个方面探讨了邓小平农村经济发展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在新世纪的
目的:了解我们所制作的海藻酸盐-多聚赖氨酸-海藻酸盐(APA)微囊的生物相容性、机械和化学强度.方法:用静电微囊发生器制作海藻酸盐-多聚赖氨酸-海藻酸盐的APA微胶珠及枸橼酸
<正>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已有556所高校通过&#39;共建、训整、合并、合作&#39;重整成232所,组建了一批文、理、工、农、医等学科实力雄厚、
0引言在中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系统中,用于支承混凝土道床板或轨道板的结构层称为支承层,它具备一定的承力、扩散应力和抗弯能力。在日本,桥梁和路基上的板式无砟轨道支承层设
基于石英晶体的横向场激励压电体声波器件,其压电耦合系数较低,灵敏度有限,制约了它的应用范围。3M晶系强耦合压电晶体LiTaO_3拥有高压电耦合常数,适合应用于横向场激励体声波器件。然而由于压电耦合系数高,其电场和位移分布比石英晶体更加复杂,振动特性还不明确,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以横向场激励的(yxl)-90°LiTaO_3压电体声波器件为研究对象,从理论研究和有限元分析两部分着手,分析了器件的高频振
这个时代,纷繁复杂,充满了神秘与未知,暗含着激烈的竞争,创造着品牌的企业在变化无常的市场中认识到自己的地位与价值,在"适者生存"的规则下努力拼搏.为了生存,IT界的品牌不
目的:探讨红皮病的病因、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红皮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1.7岁,男女之比为2.7:1。61.5%继发于原有皮肤病,其中银屑病所致者占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