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东段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初步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p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青藏高原隆升—扩展的过程、时间及其机制,一直是国际地球科学界普遍关心的科学问题和学者们争论的热点。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新生代构造研究表明,逆冲断裂、活动褶皱、构造隆升在该区普遍发生,整个地区经历了强烈的构造变形。祁连山的抬升历史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青藏高原隆升的过程,近年来受到众多学者的越来越多的关注。相比在祁连山西段已经取得的科学进展,东段的研究工作略显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从整体上把握和认识青藏高原隆升及扩展对周缘地区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强在祁连山东段的研究工作。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方法是近年来兴起一种低温热年代学方法,由于其封闭温度较低(100±20℃),对温度变化反应敏感,因此能够对构造活动和地表过程之间相互关系进行有效研究。本文以祁连山东段为研究区域,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方法对一组采自该区奥陶系花岗岩岩体的样品进行了测年分析,对其热演化历史进行了模拟,计算出该区长尺度地表剥蚀速率,并初步讨论了该区的构造活动和地形对裂变径迹年龄及长尺度地表剥蚀速率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祁连山东段13个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视年龄结果为晚白垩纪到古新世(~56-86Ma),且大部分集中在70Ma到75Ma,均远远小于地层年龄。裂变径迹长度分布特征表明,样品在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部分退火带时发生了严重的退火。2.热历史模拟研究揭示出研究区从白垩纪晚期以来经历了三个主要演化阶段:①~75Ma到18Ma,祁连山东段处于构造稳定期,地表侵蚀速率为~0.01mmm/a,②~18Ma到~8Ma,祁连山东段进入快速抬升—侵蚀期,侵蚀速率为~0.07mm/a,③~8Ma至今,祁连山东段发生强烈抬升—侵蚀,侵蚀速率为~0.24mm/a,并且此次构造活动具有多阶段性。3.祁连山东段热演化历史说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持续向外扩展促使祁连山从中新世中晚期开始,沿着祁连山活动断裂系由北西向南东逐渐抬升,最近8 Ma以来为祁连山抬升的主要阶段。4.地形对于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可能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对待类似本文中密集采样的测年结果,年龄普遍倒置现象很可能是由于地形和岩体抬升—地表剥蚀相互反馈使得样品发生差异性冷却退火所致。长尺度地表剥蚀速率在根本上受控于构造作用,并且能够反映构造影响下的地貌发育过程。
其他文献
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许多地区的重要水源。由于岩溶地区特殊的水文地质背景,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转换迅速,导致地表的污染物质极易进入地下河系统,污染地下河水。在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青藏高原新生代以来发育的一系列近南北走向的地堑构造和断陷盆地是青藏高原最为典型的构造现象之一。这些近南北走向的地堑构造在整个青藏高原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冈底斯构造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初中英语教学迎来全面改革,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基于这一目标,在设计时就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其能动
期刊
位于新疆西天山的伊犁地块北缘发育大量古生代火山岩,本文从前人划分的早石炭世大哈拉军山组中解体出晚泥盆世火山岩。根据最新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并通过区域对比
栖霞地区蓬莱群位于华北板块东南缘、胶北隆起与胶莱坳陷的结合部位,属于鲁东地层分区胶北地层小区。为胶北隆起太古代-元古代结晶基底之上的唯一沉积盖层,也是胶北地区变质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大佬。重庆精益高登眼镜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大伟便是眼镜零售行业的大佬。王家卫最懂江湖大佬,他借《一代宗师》说出了:“人活这一世,能耐还
哀牢山金矿带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区带之一。老王寨金矿位于扬子板块和印支板块挤压碰撞的褶皱带上,该带受三条深大断裂控制:西部的九甲一墨江断裂、中部哀牢山断裂、东部的红河
大庆喇嘛甸油田储层以河流—三角洲相沉积为主,油层沉积厚度大,喇嘛甸油田67.5%的地质储量分布在大于2.0m的厚油层中,平面、层间、层内非均质性较严重。自1997年起已经进入到
“中国校园音乐文化建设”栏目旨在展示各类院校(尤其是高校)开展校园音乐文化活动的情况和经验(如可涉及艺术团建设、音乐社团活动、特色音乐类公共选修课设置、校园歌手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