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智慧之生成要素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5959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深入,一方面,面对转型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相对滞后而艰难跟进的教学实践,作为教学改革最直接执行人的教师陷入了多种关系和矛盾的两难境地,如何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新旧教育理念之间保持平衡,在课堂教学中积极稳妥的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考验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另一方面,当前教学改革中生成性教学思想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也亟待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用教育性机智来处理教学过程中各种教育资源。因此,在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双重诉求下,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智慧成为时代呼唤教师专业素养的最强音。   为了使课堂教学实践智慧不仅仅是理论的呼唤,而是成为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自觉方向和目标,探索课堂教学实践智慧的核心生成要素,使课堂教学实践智慧成为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动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论文尝试在以往对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智慧生成研究的基础上展开思考,除了学者们普遍讨论的生成途径之外,作为教师自身还有哪些要素是生成课堂教学实践智慧所必需的?这些要素与课堂教学实践智慧的逻辑关系如何?这些要素本身又如何实现?以期为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智慧的生成研究添砖加瓦。基于此,论文首先阐述了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智慧生成的前提和基础,即与时代相切合的教师个人教学哲学观,重点论述了其构成要素知识观、认知观、学生观、自我观的转型和构建;继而探讨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智慧生成的行动因素,也即教师观察和倾听,它能够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深入的理解学生、敏锐的捕捉和重组教育信息和教学资源,有针对性的推进教学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教师思维品质在课堂教学实践智慧生成中的作用,重点阐述通过生成教学实践智慧所必须的思维方式以及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来优化思维品质。其中生成性思维方式、整体性思维方式和平衡性思维方式有助于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反思能力也要通过加强问题意识、科学归因和一定的载体来养成。
其他文献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学校教师的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对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教师的职业态度、工作热情和工作积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范式转型”的构想,认为科学的发展是沿着“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常规科学”的道路不断交替、永无止
当前我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存在效益与特色培育两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特色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的效益不够显著;特色专业建设未能反映社会需求、结合学校办学实际条
随着由卫生部与国家教委联合颁布的全国《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办法》[1](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的正式出台,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象山县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现状,规范集体儿童卫
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教育思想开始动摇,一大批知识分子鼓吹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教育界开始重视儿童教育,主张“儿童本位”的教育观。在此背景下,民国时期的
本研究以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中教师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为依据,将蒙氏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行为分为缄默性教学行为、等待性教学行为和协调性教学行为三类,并且以杭州市某蒙氏幼儿园分
学位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类个体与社会的美好生活。道德教育要真正以学生的美好生活为价值取向,就要关注人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完整性,维护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人格尊严和道德创造的生动
在我国,各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日益表现出集群的特征,而集群从创新的角度而言是一个创新网络,它的网络创新能力影响着整个集群的竞争力。本文主要在分析职业教育集群创新能力基础
作为一项古老的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样式和文化范畴,体育从其诞生之日即是传播的主要内容。体育传播有传统意义上的传播和现代体育传播之分。当然,传统意义上的体育传播古已有之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在教育上的投入越来越大,在硬件建设上逐渐实现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体育作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设施配备上也逐渐实现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