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油田海坨子地区泉四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沉积微相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xh4388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辽盆地南部海坨子地区位于中央坳陷区大安-红岗阶地南端,西邻西部斜坡区,东为乾安凹陷,该区勘探程度比较低,存在着大面积的小幅度构造和隐蔽性岩性油气藏。本文旨在通过对区域格架层和沉积体系、沉积相的研究,建立该区沉积地层层序以及沉积相的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海坨子地区泉四段储层砂体的成因类型以及分布规律,为海坨子地区勘探开发提供可靠的地质科学依据。本文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原理,通过层序界面的岩心、钻测井和地震响应特征,对海坨子地区泉四段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把研究区划分为一个长期旋回、4个中期旋回和12个短期旋回,剖析了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的结构类型,识别出了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短期基准面旋回(A)和向上变深复变浅的对称型短期基准面旋回(C),以及分布发育于低可容纳空间和高可容纳空间中的2种亚类型。并初步建立了海坨子地区泉四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根据研究区泉四段各砂组沉积时期的泥岩色值图、重矿物组合特征和铸体薄片分析资料,确定研究区为水上氧化和弱还原的沉积环境,气候干燥、炎热,物源区为东北部和西南部,砂岩碎屑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在层序格架内,以岩心资料为依据,结合测井和粒度分析资料,建立沉积相识别标志,首次提出了海坨子地区泉四段为末端扇沉积体系。研究区主要位于末端扇中部亚相,其主要沉积微相有分流河道、近水道漫溢、远水道漫溢和泥滩。末端扇具有不同于其它沉积相类型的沉积构造,平行层理是其中最典型的标志,河道冲刷面之上常直接发育平行层理,砂体中富含泥质条带。在对小层砂体和沉积微相分析的基础上,绘制了海坨子地区泉四段小层砂体平面分布图、沉积微相平面图以及沉积微相对比剖面图,最终建立了研究区末端扇沉积体系的沉积模式,确定并描述了砂体的分布特征和以及时空演化规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酸钠凝胶辅助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大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大孔径(最小
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小细胞外囊泡,携带许多生物分子,例如mRNA、微小RNA、蛋白质和转录因子等。外泌体在生理过程中发挥介导细胞间通讯的功能;在病理状态下,可以介导内皮细胞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