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拟力法的弹塑性单自由度体系的塑性耗能谱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termon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塑性耗能是结构进入非弹性阶段后消耗地震总输入能的能量之一,由于塑性变形是不可恢复的,通常认为累积塑性耗能是导致地震作用下结构发生破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塑性耗能进行更深入研究时,塑性能量谱是需要解决的基础问题。拟力法是一种变位移的计算方法,与传统非线性分析方法相比较,它计算量小,计算速度快,稳定性较好,在非线性动力分析中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将拟力法运用到结构能量分析中,能够很好的将耗能分析带进结构的构件层面上。因此,将拟力法运用到塑性耗能谱的建立中,能够使结构分析结果更加精确。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运用静态缩聚方法,将结构转动自由度缩聚掉,对结构运动方程进行改进,保留水平位移自由度,基于拟力法理论,建立结构塑性耗能表达式。根据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假定和振型分解法,建立了等效单自由度体系塑性耗能的计算公式,提出两种基于等效单自由度体系估算多自由度体系塑性耗能的方法,并探讨了两种方法的适用条件。以多个结构为例,分别计算等效单自由度体系和多自由度体系的塑性耗能,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两种结构塑性耗能估算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条件。2考虑地震动工程特性参数和结构动力特性参数,探索单自由度体系塑性耗能谱的可能影响因素,考虑双线性力与位移关系,对基于拟力法理论的单自由度体系塑性耗能的表达式进行改进。将地震动作用于单自由度体系中,根据地震动结束时体系的塑性耗能反应谱曲线,分别分析了地震动加速度幅值、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与速度峰值的比值、地震强震持时以及结构阻尼比、结构屈服强度系数以及屈服后刚度折减系数等因素对结构塑性耗能反应谱的影响。3根据塑性耗能的影响因素,建立不同场地类别的三段式的单位质量结构的塑性耗能谱。根据频谱特性和强震持时进行了标准谱的峰值的计算,考虑地震动加速度峰值、结构阻尼比、屈服强度系数和刚度折减系数的作用,计算了塑性耗能谱的峰值调整系数,并根据阻尼比和屈服强度系数计算下降曲线段的衰减系数。将建立的塑性耗能谱与实际地震动的塑性耗能谱进行对比。
其他文献
混凝土是一种准脆性材料,大量实验表明:素混凝土的抗压、抗拉强度等材料力学性能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其强度随着试件尺寸的增大而降低。对于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的钢筋混凝土无
以往的研究表明,土石填筑坝在遭遇强震而发生破坏时,破坏将首先从坝顶部开始,坝顶区的“鞭鞘”效应将使堆石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在地震区修建高土石填筑坝时应特别重视坝顶
密肋壁板结构是一种节能、抗震的建筑结构新体系。目前,对其在多层及高层房屋建筑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已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对该结构体系基于性能(位移)的数值计算分析与
作为一种新型结构材料,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及环保性能。目前,国内外已将其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用RPC材料代替传统的混凝土进行结构设计,可以使结
随着我国水电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一些非常重要的水工混凝土结构,如大型混凝土坝、大型水力发电站和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大型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
水泥基结构在应用中常受弯曲荷载,包括静态弯曲荷载和冲击弯曲荷载,受弯构件的受拉一侧由于水泥基材料抗拉强度低而极易发生开裂破坏,导致构件失效。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钢筋与混凝土能够协同工作的重要基础是要它们之间具有良好的粘结,然而粘结的退化和失效必然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的降低甚至破坏。因此,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性能直接关
当结构的某一承重构件失效后,其承担的竖向荷载会由周围构件分担,若相关构件不能承受传递而来的荷载并形成新的平衡,则会发生构件的连锁失效,最终导致结构发生不可控的连续性
方钢管混凝土结构是一种优良的结构形式,但其节点构造复杂。现常用的方钢管混凝土柱与H型钢梁节点为隔板节点。隔板节点易发生焊缝裂纹、塑性变形能力差,梁柱截面较小时不便施
高速公路建设需要穿越它可能遇到的一切生态系统,并对这些自然生态系统或自然资源产生影响。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廊道与分割效应、迫近效应、诱导效应以及工程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