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的茎尖脱毒、复壮及RT-PCR检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病毒一直是困扰其种植的难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马铃薯脱毒。本文就马铃薯脱毒种薯采取了如下列技术措施:首先将带毒薯在室内催芽、消毒处理,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切取茎尖分生组织,移植于试管中培养,大约4个月后,茎尖分生组织长成试管苗;试管苗经过病毒检测,从大量植株中鉴定出不带病毒的脱毒苗;再经过切段快繁,及温室和网棚内繁殖,获得脱毒微型小薯或原原种;再繁殖即可获得原种,原种再繁殖成一级种薯、二级种薯和三级种薯,经过上述途径获得的种薯一般统称为脱毒种薯。 由于马铃薯脱毒苗茎尖分生组织体积较小(约0.5mm),所以在马铃薯茎尖脱毒的过程中经常存在成苗率低、畸形化严重等问题。基于这些现象,本试验以新疆农科院核生所提供的马铃薯品系A1、A2、D17、F3为研究对象,对形成茎尖脱毒苗所需的各种培养基类型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MS+0.05mg/L 6-BA+0.5 mg/L NAA+0.1 mg/L GA3培养基对处理后的茎尖成活率和成苗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为了检测所获得的茎尖再生苗是否为脱毒苗,本文利用反转录PCR方法对再生苗进行了检测。首先用Trizol试剂盒提取植株总RNA,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反转录PCR,检测在马铃薯再生苗中是否存在PVX、PVY、PVS病毒DNA,最终确定是否获得脱毒苗,以建立检测马铃薯病毒的快速简易的方法。 为了使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长健壮并在需要时能大量结薯,本文在培养基中添加了植物生长延缓剂B9,研究了其对试管苗生长状况和扦插后的马铃薯微型薯结薯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品系A1和A2在测量范围内都出现了最大值,具体表现为当B9浓度分别为60mg/L和80mg/L时出现了最大的马铃薯微型薯数,品系F3却随B9浓度的增加结薯数有所减少,而品系D17的马铃薯微型薯数则在测量范围内一直出现递增趋势。
其他文献
为考察磺基甜菜碱与烯烃磺酸盐复配体系的溶液性能,利用界面流变仪和泡沫扫描仪研究磺基甜菜碱复配体系的表面扩张黏弹性及泡沫性能,利用泡沫驱油装置测量磺基甜菜碱复配体系
本研究以北京市陶然亭公园内再生水灌溉约4年的草坪灌区与自来水草坪对照灌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学、数量生态学及微生物生态学分析方法研究再生水灌溉对土壤系统、植被系统
针对LF精炼废渣带来的堆放占地和环境污染日益突出等问题,开展精炼废渣资源循环利用的研究对于环境保护和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前人在LF精炼废渣资源循环
在含水量90%的非离子型微乳液-乳化剂OP/正丁醇/正庚烷/水中,以5-Br-PADAP为显色剂,吸光光度法测定镉,结果表明,络合物的λmax为565nm,摩尔吸光系数达2.14×105L·mol-1cm-1,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适用率非常之低,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办案人员法律意识的缺失;法律援助案件的补贴方式制约了法律援助律师队伍的建设;有关法律援助启动的程序细则不
在分析厦门市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意义的基础上,从创业环境、区位优势、产业空间、政府重视、专业人才等方面阐述了厦门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有利条件与存在问题;并结合目标、分析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相关抗原(Ki67)在甲状腺髓样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甲状腺髓样癌组织、18例癌旁组织中Ki67的表达,并分析Ki67增殖指数与临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与化疗的配合模式。方法:把符合入组标准的94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分为A、B、C三组,A组为直接同步放化疗组,放化疗后行辅助化疗4-
<正> 随着真空冶金的日益发展,真空感应炉应用底铸出钢的新技术普遍地引起人们的注意。英国Edwards公司出产的真空感应炉中,已经采用了底铸出钢的新技术。在真空中应用底铸可
以鲫鱼鱼鳞为原料,对其预处理后采用柠檬酸浸提酶解等工艺得到鱼鳞抗菌多肽粗酶解液,经透析后,再依次经Sephadex G-15、Sephadex G-50凝胶过滤层析和纤维素DEAE-52阴离子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