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中等以上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学习英语意味着习得大量的单词,而其中大部分又是通过附带习得(incidental learning)获取的。英语教师希望了解如何设计教学以引导学生获取最佳的附带习得效果。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学习任务对于词汇附带习得有更好的效果。本文旨在为这一问题提供参考性的答案。本文首先介绍了词汇附带习得的理论背景以及Hulstijn & Laufer (2001)提出的专注量假设(Involvement Load Hypothesis)。词汇附带习得指学习者在进行其他学习任务时(如阅读文章)间接地习得词汇。专注量是描述执行一项任务所付出的情感和认知程度的构念,特别影响词汇的加工过程。人们认为对词汇的深入精确理解会加强其记忆。本文采用Hulstijn & Laufer的专注量指数(involvement index),通过一项实证研究探讨了不同学习任务对于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实验对象为非英语专业两个班级的大一新生。在第一个实验中,一个班级的三组学生被要求分别完成三项专注量不同的任务:阅读,阅读加填空以及写作。其中阅读组的学生阅读文章之后完成阅读理解选择题;发给阅读加填空组学生的文章中目标词被以横线代替,学生除了完成相同的选择题外还要从文章后给出的15个单词(10个为目标词,另外5个为干扰词)中选出符合文章上下文的填回原文;写作组的学生依据给出英汉解释的10个目标词,写出一篇包含所有目标词的文章。三组学生分别用了16,23和30分钟完成了任务。在第二个实验中,学生的学习任务与第一个相同,只是完成任务的时间被控制在35分钟。学生完成任务后马上进行即时测验,要求学生写出10个词的英语或者汉语意思。一周后进行了延时测验,目标词不变,但是顺序被打乱。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专注量不同的学习任务对学生词汇附带习得效果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专注量高的学习任务比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