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缺血并发症的病因分析与防治(附48例报告)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41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单中心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缺血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总结介入治疗相关缺血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探索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2011年1月至2015年3月共1106例动脉瘤栓塞病例资料,共48例患者术后出现神经功能损伤症状,对该48例患者临床影像学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术中及术后缺血并发症发生原因并探索有效防治方法。结果本组48病例中男性17例,女性31例。年龄36~77岁,平均年龄57.1±9.5岁。48例患者动脉瘤直径范围为2.4~13.0mm,平均5.6±2.6mm。其中37例患者以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入院,入院时Hunt-Hess分级分别为Ⅰ级20例,Ⅱ级7例,Ⅲ级6例,Ⅳ级4例。48例病人手术均成功实施。经讨论分析48例缺血并发症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发生原因分别为血管痉挛(19例),脑动脉血栓形成(16例),脑动脉闭塞(6例),术中低血压(4例)以及脑水肿(3例)。并发症治疗措施包括强化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抗痉挛、升压、扩容等药物治疗及血管内溶栓、机械开通治疗等措施。48例患者术后3月随访共34例(70.8%)患者m RS评分≤2,未遗留严重的后遗症,14例(29.2%)患者m RS>2,预后不良。结论导致本组48例并发症产生原因有脑血管痉挛、脑动脉血栓形成、脑动脉闭塞、脑水肿及脑低灌注。根据患者不同症状及发病原因给与不同治疗策略及方法,包括脱水、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抗痉挛、升压、扩容及血管内溶栓、机械开通等措施。针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缺血并发症需明确分析并发症类型以及发病机制才能有效预防缺血并发症的发生。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扫清阅读时的字、词障碍,查找资
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本次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修订的一大亮点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凝练.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期望青年一代成长为有理
新课程理念强调和倡导在教育教学中要将科学的评价机制和体系运用到班级管理之中,在品德评价中以往多是采取定性评价的方式,在定量评价上的尝试和探索相对较少,而科学测定一
针对机械类本科生的培养方案中设计与制造类课程主干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无纸化设计与制造机械类课程链建设课题.重点叙述了无纸化课程链建设的思路与方法,并进行了2
本论文基于贝叶斯先验理论,通过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吉林省工业经济增长,了解全国各省工业经济和吉林省内经济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1998-2015年吉林省工
各国之间的文化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国际全球化趋势下,我国对外教育也在不断发展,来华留学生群体不断扩大,文化差异使其在行为举止、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如何做好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利益分配方式也日益多样化,与此同时,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这也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压
数学是中职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当代教学的发展要求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创新.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要学会引进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班级的课堂管理,努力为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语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认知体会,这样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
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深,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关键环节.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更突出了人文修养.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