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语篇中某些衔接手段的对比与俄语写作教学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hu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衔接是篇章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衔接手段则是语篇衔接与连贯在形式层次上的体现。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理论,俄汉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俄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所以两种语言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同为人类的语言,人类思想交流的工具,二者之间也定然存在一定的共同点。 本文主要就俄汉语篇中差异较显著的照应,省略,重复和上下义词四种衔接手段进行了俄汉对比。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了俄汉四种语篇衔接手段的异同,并在对比后对形成每一衔接手段差异的原因从语言系统和文化系统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尤其是上下义词作为语篇的衔接手段在俄汉语之间的对比可算是本文的些微创新。 通过概括我们的对比可得知,俄语属于印欧语系,作为有标记性的屈折语,俄语句子结构灵活,词序和词汇形式多变,在表达上更注重“形合”;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为无标记性的非屈折语,无词形变化,句中的词序较固定,在表达上更注重“意合”。 而我们的对比研究终究是为外语教学服务。所以我们在对比的基础上进行了俄语教学实验。对俄语写作教学进行量的研究这也可算是此类研究的初步尝试。 鉴于条件所限,我们的实验无控制班与实验班之分,只能进行单组前后对比实验。通过spss(10.0)软件包对实验所获数据进行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学生作文总分得到明显提高,而作文中衔接手段的错误率明显降低。结合教师和学生的一致性评价,进一步表明我们所使用的俄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方法可帮助学生在俄语写作中正确使用俄语衔接手段,提高他们的俄语写作水平。 但实验结果同时表明,由于俄汉语言之间及俄汉民族文化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对于中国学生而言俄语照应和重复衔接手段较难掌握。这也应归因于中国民族文化及汉语知识对俄语学习的负迁移现象。
其他文献
认为信息竞争发生的原因在于信息具有特有的功能,竞争的内容与通常采取的种种竞争策略密切相关,竞争的手段大致有两大类。并指出我们应在这场信息竞争中做好市场竞争情况的调
论述了东西方信息产业社会影响比较研究的重要意义,从东西方信息产业对制造业、农业、教育、科技、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社会服务、社会问题方面的影响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比较。
2004年的就业形势(一)2004年的就业指标完成情况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派生需求。2004年上半年,我国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保持了较快速度: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8773
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一部分,交际策略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理论界对交际策略培训存在不同看法。本研究的对象是高职护理学生,探讨交际策略培训对她们的现实意义。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LH)中严重CO2栓塞的诊断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11月80例LH患者,特别是其中4例并发严重CO2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患者手术时间65~345 min,平均170 min。术中出血量50~2 500 ml,平均450 ml;输血者有28例,占35.0%(28/80)。因无法控制术中出血而中转手术者2例。4例发生严重CO2栓塞导致循环、呼
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BOL)是发生于肝脏的具有占位效应的良性病变,部分需要积极治疗。已有文献报道将射频消融(RFA)用于治疗肝血管瘤、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肝腺瘤、肝囊肿、肝脓肿和肝包虫病等BOL。RFA治疗肝血管瘤有取代外科切除成为首选治疗方案的趋势;对于复杂、难治的肝囊肿、肝脓肿,如患者不愿手术或难以耐受手术,RFA可作为外科手术的替代选择。RFA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肝腺瘤、肝包虫的治疗中也表
乳糜瘘是胰腺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可引起患者预后不良。胰腺特殊的解剖位置、病变侵袭以及术后饮食不当等皆是导致乳糜瘘发生的重要因素。国际胰腺病研究组(ISGPS)近期发表的胰腺术后乳糜瘘的定义及分级共识为其治疗及预防提供了参考,而外科医师也应继续开展更多研究,以更加有效地降低胰腺术后乳糜瘘的发生率。本文就胰腺手术后乳糜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术前胆管引流(PBD)是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为降低血清总胆红素、解除梗阻性黄疸,改善肝功能,进而降低患者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虽然PBD在胆道外科应用广泛,但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较多争议,包括PBD的指征、PBD的最佳首选方式、PBD的种植转移等。随着影像及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PBD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深入。本文就上述问题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简要综述。
目的观察甘草甜素在体外对肝癌细胞MHCC97-H的抑制作用,探索其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细胞MHCC97-H,加入不同浓度的甘草甜素,观察不同时间点细胞存活率的变化,摸索50%细胞存活的处理浓度和时间。建立细胞平板克隆和侵袭迁移实验模型,观察甘草甜素处理对MHCC97-H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对培养细胞进行吖啶橙染色,观察自噬小体的形成情况,并利用自噬抑制剂3-MA和自噬关键基因A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