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事登记制度是关于各类商事主体设立、变更及终止的法律制度,它关系一个国家市场的安全与效率,体现了国家对效率与安全的追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国家,商事登记制度经历着发展,体现着差异。商事登记制度的发展同市场的发展紧密相连。而在我国,商事登记制度重安全轻效率,散见于各部法律法规中,其中又存在交叉冲突之处,显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事登记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成为必然。本文从基本理论分析着手,比较分析各国立法例,进而提出完善我国商事登记制度的建议。全文共分成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商事登记制度的理论分析。分别对商事登记的概念、目的、价值及效力作了论述。第二部分是我国商事登记制度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四方面:立法分散、重安全轻效率、主体资格与营业资格分离及相关制度的立法空白。此部分将结合现行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讨论分析。第三部分是对外国商事登记制度的比较。分析比较了各国立法模式(体例)、商事登记机构的设置、登记机关的审查模式、商事登记事项。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讨论外国商事登记立法对我国的启示。第四部分是我国商事登记制度的完善。在立法模式上认为我国应采统一立法模式,制定《商事登记法》,明确商事登记范围及登记事项,并调整登记管辖权;其次,应在具体制度构建上保障效率和安全的实现。如对审查模式进行完善,简化前置审批程序。第三,实行主体资格与营业资格分离;第四,明确登记和公告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