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中的“第三种”写作——艾伟小说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061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艾伟的小说创作。笔者认为,艾伟建立了自己的话语方式。他关注现实人生和时代意志,坚持透过自己的历史经验,对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经济、文化环境变化下的人性困境和伦理纠结进行揭示和反思,让文学承担起社会反思功能,担负起价值评价和人性思考的责任。现评论者多从作品解读、叙事策略、审美意旨等方面来评价艾伟的小说创作,虽有涉及到人性揭示、诗性写作方面,但较少有结合理论具体分析的,整体上分析艾伟小说创作的专著更是鲜见。   本文将艾伟小说置于“新生代”小说创作现象的历史背景之下,试图从历史阐释、伦理人性揭示、诗性写作这三个维度对艾伟小说的总体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就小说的外部形态而言,艾伟的小说专注于用独特的历史眼光去揭示人性的复杂。他通过对江南乡村的文革记忆和社会转型的历史经验的书写,揭示出传统伦理道德崩溃和重建的人性挣扎。就内在写作方法而言,艾伟的小说具有轻逸的诗性美。笔者用卡尔维诺的轻逸美学结合文化研究的方法来剖析艾伟小说的写作手法,指出艾伟由于受江南文化(浙东文化)的影响,擅长通过儿童视角,用充满童稚的语言,在用心编织的具有江南特色的水意象和街道意象中,来拷问历史和人性。
其他文献
<正>在媒体融合的新背景下,"中央厨房"式新闻生产模式获得传统媒体集团的青睐。我们看到,"中央厨房"探索者,通过对传统采编流程的再造,实现了"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的
利用无箔空心石墨阴极和0.65T的脉冲引导磁场,从Sinus加速器二极管引出了电压约750kV、电流约8.6kA、脉宽40ns的环形电子束,经过输入腔和中间腔间隙调制后,得到了7kA/43ns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