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脑深部刺激治疗术前评估、术中场电位监测及术后管理的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帕金森病患者血浆蛋白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目的:探究中晚期帕金森病(PD)患者血浆蛋白生物标志物,以及手术、脑深部刺激对于血浆生物标志物的影响。方法:3例帕金森病患者分别在施行STN-DBS手术治疗前、手术治疗后一月未开机、手术治疗后三月(开机两个月)三个时间点分别采集外周血液,分离出血浆后进行质谱分析,同时亦对三名健康对照人员的外周血浆标本进行质谱分析。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比对,分别找出健康对照组(HC)和帕金森病组术前状态(PDpre),帕金森病组术前状态(PDpre)与术后一月未开机状态(PDstimu-off)、术后一月未开机状态(PDstimu-off)与开机后后一月状态(PDstimu-on)的差异蛋白。分析差异蛋白的意义。结果:本项研究一共鉴定到739个蛋白质,其中644个蛋白质包含定量信息。如果以1.2倍为变化阈值,t-test p-value<0.05为标准,那么在定量到的蛋白质中,PD1/CK比较组中18个蛋白表达发生上调,21个蛋白表达发生下调;PD2/CK比较组中23个蛋白表达发生上调,25个蛋白表达发生下调;PD3/CK比较组中16个蛋白表达发生上调,19个蛋白表达发生下调;PD2/PD1比较组中12个蛋白表达发生上调,12个蛋白表达发生下调;PD3/PD1比较组中10个蛋白表达发生上调,5个蛋白表达发生下调;PD3/PD2比较组中16个蛋白表达发生上调,19个蛋白表达发生下调。结论:我们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51种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可以提现正常人群和帕金森病患者的区别,而56种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与脑深部刺激治疗有关。第二部分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定量评估----语音分析目的:探究帕金森病(PD)患者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治疗对于PD构音障碍症状的影响。方法:10例施行STN-DBS手术治疗的PD患者,在未服药的状态下,分别采集术后一个月未开机(OFF)、开机后一个月(ON1),开机后三个月(ON2)的朗读语音,对采集到的语音信号提取基频相关参数,并与健康对照组(HC)比较。结果:STN-DBS手术治疗对语音的基频有一定的改善作用。PD患者术后一个月未开机(OFF)的基频范围和基频变化显著小于术后三个月(ON2),而术后三个月(ON2)的基频范围、基频变化与H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其他时间点的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STN-DBS能改善患者的喉部肌肉及声带僵硬情况,尤其对震颤为主型患者和术前运动能力损伤较轻的患者改善明显。第三部分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定量评估----运动迟缓的分析目的:运动迟缓作为帕金森病(PD)患者的核心特征之一,是临床诊断帕金森病的重要指标。对运动迟缓的定量评估将有助于疾病诊断、病情监测、以及药物等治疗的效果评价与优化。方法:被试者包括健康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健康对照组为15例与药物治疗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药物治疗组按照中国帕金森病诊断标准(2016版)选择11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左旋多巴药物冲击实验,状态分为服药前和服药后。所有患者均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进行评估。应用可穿戴定量评估系统记录两组翻腕、抬腿、10米往返范式动作的运动数据,提取幅度、频率等运动指标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并与UPDRSⅢ中子项及子项组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服药前后状态的翻腕幅度、步幅、转身时间指标均有显著差异,且转身时间与UPDRS步态(Ⅲ29)、中轴症状(Ⅲ18、19、27-31)和迟缓+中轴症状(Ⅲ18、19、23-31)评分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利用可穿戴定量评估系统可对帕金森病运动迟缓症状进行定量测量,进而对药物治疗帕金森病患者运动迟缓症状效果进行有效评估,为帕金森病的精准管理提供新的方法。第四部分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中场电位监测及定位研究目的:动态检测与帕金森病DBS手术靶点定位相关的丘脑底核场电位信号特征,依据场电位变化规律,寻找确定STN-DBS最佳手术靶点。方法:20例行STN-DBS手术治疗的PD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常规使用微电极记录(MER)确定手术靶点,同时收集距离靶点上6mm,4mm,2mm,以及0mm(即靶点处)的场电位信号进行功率谱密度分析,术后使用术前、术后影像资料进行融合重建,进行对比。结果:通过DBS术中植入电极进行场电位的动态检测,可以反应电极和STN核团的相对位置关系,与微电极记录(MER)、影像重建的结果有良好的符合性。结论:DBS术中场电位检测可以为手术靶点定位提供新的方法,并指导术后刺激位点、参数设置与调整。第五部分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术后管理目的:对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刺激术后336个月的治疗效果和残余症状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探讨DBS术后的规范化和个性化管理。方法:本组资料选自2015年5月至2018年2月在南京脑科医院行STN-DBS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80例。术前、术后均由相同两位医师一起对其进行UPDRS量表、MMSE、Mo Ca、PNM、PQ39等量表进行评分,其中UPDRSⅢ运动部分的评分在med-on/med-off和刺激器stimu-on/stimu-off四种组合状态下完成。综合比较分析了震颤、强直、运动徐缓、平衡、吞咽、言语等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和和认知、情绪等非运动症状的改变、药物增减情况,观察刺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总结以及术后刺激器程控的最佳设置参数及程控规律。结果:STN-DBS术后,所有患者的PQ39评分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0.01)。运动评分显著改善(P<0.01),其中运动迟缓、震颤、僵直改善较好,言语能力初期有改善,姿势平衡改善不明显。认知、情绪改善不明显。术后药物种类减少50%(p<0.01),药物剂量减少43%(p<0.01)。术后主要不适主诉为异动、无力感、姿势步态异常、平衡障碍、睡眠异常、便秘。结论:STN-DBS是对中晚期帕金森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对运动症状改善良好,对非运动症状改善不足,需要进行术科学的个性化的管理
其他文献
通过黑洞热力学第一定律,由黑洞的熵来计算黑洞的温度.由此方法算出的史瓦西黑洞和克尔-纽曼黑洞的温度与以前的结果相符,Vaidya黑洞的温度与引入新的乌龟坐标变换后算得的结
军队医院医疗和护理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值制订方法的探讨张罗漫刘丽华宁义胡湖作者单位:200433上海市,第二军医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张罗漫);洛阳市,解放军一五○医院信息科(刘丽华);总后卫生
最近有些朋友说自己的RealPlayer不能升级了,经过一番研究发现是因为RealPlayer的升级服务器屏蔽了部分国内的IP段,所以RealPlayer升级时显示不能连接,不过这些小问题难不倒笔者
利用环上矩阵理论,研究了Galois环R=Z/PkZ上矩阵Kronecker积的广义逆,得到了环R上的矩阵Kronecker积的广义逆的一些性质及其存在的充要条件和等价条件.
利用群的一些性质研究群G的幂零性,得到了一些结论:1)设P是素数,P是群G的sylp-子群,如果Ω1(F(G)∩P)≤Z(P)且NG(P)是P-幂零的,则G是P-幂零的.2)设P是素数,若P=2,P是非四元数群,P是群G的Sp-子
压疮(pressure sores)又称压力性溃疡,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问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易发生在一些骨质凸出的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结节
在逻辑电路的化简和设计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是代数法和卡诺图法,但两者在逻辑变量很多的情况下,运用起来显得非常的繁琐,本文给出VEM方法,并给出各种情况下例的作图方法.
在人力资源管理日臻体系化的今天,作为HR Training专业从业人员,我们如何能够独具一双慧眼,从纷杂的培训市场中挑选出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培训课程,甚至乎自己能够独挑大梁,运
分别在有限域上的仿射几何和射影几何中计算了二次曲面在对应的典型群作用下形成的轨道的个数.
利用对称矩阵给出一种结合方案的定义.用矩阵方法计算了这种结合方案的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