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城市产业结构重组及其在区域城市体系中职能演化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ngao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论文作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城市体系演化”研究项目下的子课题,旨在通过对上海城市个案研究,量化分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上海产业结构及其在区域城市体系中职能的演化过程,深入探讨上海产业结构及其职能在全球化进程中演化的成因,解析经济全球化与上海产业结构及其职能演化之间因果作用机制。论文以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全面推进时期的1995-2005年作为研究的时间范畴,首先在总结全球化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确立全球化进程的测度指标体系,从贸易、外资、信息、旅游等四个方面综合描述了这一时期上海的全球化进程情况,并选取香港、新加坡等亚洲新兴全球城市及长江三角洲区域中经济外向性较高的四个主要城市(南京、苏州、杭州、宁波)作为参照系,对比分析上海与他们全球化进程的差异特征,已准确把握上海全球化水平在长三角城市网络及世界城市网络中的相对位置。经济全球化对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城市体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影响。文章以城市经济结构作为基本线索,在不同层面上分析上海产业结构重组及其价值区段的变化,并在长三角区域的背景中观察同一时期上海城市职能的转变过程,以此来表征上海在区域城市体系中的演化情况。最后论文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检验全球化作用与上海产业结构及其职能之间的相关关系假设,并引用全球经济网络、产业区位等理论,以上海金融业的职能演化作为重点考察对象,选取花旗银行案例进行深入剖析,论证经济全球化促成上海成为全球经济网络的重要节点,也推动其成为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看到,在全球资本流动的区位选择和地方政府的竞争战略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作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的龙头城市——上海越来越纳入全球经济网络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由此导致城市体系的等级属性和关联网络发生本质性变化。
其他文献
本文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是表现人性的文学。新时期20年的小说创作是一个将人性的表现不断引向深入和多样化的历程。这一历程包括三个阶段 :一、人性的觉醒期 ,以觉醒了的人
在充分考虑电力线扩频载波通信具有方便、经济、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的基础上,将电力线扩频载波通信应用在煤矿安全监控中。目前电力线扩频载波通信在井下复杂电网环境中的应
住宅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人口规模也急速增
促进林农增收是本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归宿之一。通过广泛的调研发现,林改之后,林农林业收入增长加速,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提升,林业收入结构不断优化,林业税
目的分析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临床特征。方法对52例IPA患者的基础疾病、宿主因素、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IPA共8例,均获治愈;44例继发性IPA患
民本思想是儒家政治思想最为核心的价值理念。从民本思想的形上根据、民本思想的主要义涵、民本思想的外延界定三个层面对儒家民本思想进行释义:儒家在天人合一思维模式影响下
本文以中国东盟关系的话语建构为例,把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批判性话语分析研究(CDA)和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及建构主义理论的相关视角相结合,对《人民日报》海外版(1992-2008)与中
从躯干国家制造向头脑国家制造的战略转型,是各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国家制造创新。发展实践表明,头脑国家制造是高端装备制造业成长的机制设计与路径选择的激励响应的结果
<正>刘淑华有点特质。不仅艺术,人也是这样。在浙江美术学院学习期间,先书法后中国画,从中可见其执著。刘淑华的书法,篆、隶、楷、行、草都受过高等书法教育专业的严格训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农村问题成为研究的主要热点。上海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经济发展处处向土地伸手,为了缓解城市发展对农业用地的压力,同时解决农村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