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化学驱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bit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驱油技术已成为我国高含水油田应用范围最广的强化采油方法。化学驱渗流机理复杂,表现出与水驱不同的开发效果,并且不同的化学驱油体系也表现出不同的驱油特征,因此建立化学驱效果评价方法,准确评价化学驱的开发效果,对化学驱推广应用和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已在胜利油田进行工业化推广应用的聚合物驱技术和聚/表二元复合驱技术,开展化学驱效果评价方法研究。总结了胜利油田不同油藏类型单元的的生产动态和注入动态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不同化学驱方法的生产动态和注入动态变化规律。基于化学驱注入特征分析,结合矿场统计、油藏工程分析和数值模拟手段,建立了化学驱注入系统效果评价指标,包括压力流量指数、压力流量变化率和吸水百分数变异系数。压力流量指数能表征化学驱注入压力和注入量变化特征,可以求取各驱替时刻的视阻力系数和视残余阻力系数并且还能诊断井间化学剂窜流状况。压力流量变化率表征了化学驱注入压力和注入量变化的快慢,能在化学驱实施前期求取阻力系数。吸水百分数变异系数表征了各吸水层吸水量的差异程度,其在不同注入浓度和不同非均质油藏中的变化规律可以指导矿场注入方案的设计。   在水驱特征曲线的基础上,考虑化学驱驱替特征建立了化学驱采出系统效果评价指标,包括产水变化率和化学驱驱替效率,产水变化率能在化学驱实施前期评价和预测化学驱的降水增油效果,而化学驱驱替效率则用于评价化学驱的最终开发效果。利用数值模拟技术,通过改变油藏静态和开发动态参数得到了评价指标与提高采收率间的定量关系。研究了水驱特征曲线(甲、乙、丙、丁型)在化学驱效果评价应用中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丙型与丁型水驱特征曲线预测化学驱可采储量的相对误差最小,并且丙型与丁型水驱特征曲线的直线段出现早,且不会出现上翘现象。   基于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注采关系效果评价指标,包括驱替效果非均匀度和连通性非均匀度。驱替效果非均匀度表征了井组内各单井开发效果的差异程度,其值越小,各生产井的的开发效果越接近,化学驱开发效果越好。连通性非均匀度用于表征井组内注采井间连通状况的差异程度,其值越小,各注采井间连通性越均匀,化学驱效果越好。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加重,CO2的排放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CO2减排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各国都加强了对CO2的减排技术研究。其中通过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封存技术
交往是生命世界的基本存在方式,合作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自20世纪70年代始,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实践,硕果累累,被公认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在国内合作学习被誉为近
机械化采煤的广泛应用以及煤炭资源地质条件的不断恶化造成煤泥呈现微细化,且煤泥中脉石矿物含量大,煤泥灰分高、可浮性差,于是产生了煤泥的高泥化低选择性问题,影响浮选效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