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像素驱动电路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ngib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显示技术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今主流的显示技术为有源平板显示(AMFPD)技术。多晶硅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基于多晶硅制作的薄膜晶体管(TFT)驱动能力强,易于与周边驱动电路集成,因而非常适合充当有源液晶显示(AM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AMOLED)的像素驱动开关。多晶硅薄膜晶体管(Poly-Si TFT)的特性是影响像素驱动电路性能的重要因素。而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特性直接决定了有源显示的效果和质量,因此研究多晶硅TFT像素驱动电路的特性对于后续的电路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晶硅材料由许多小晶粒组成,晶粒之间存在晶粒间界(简称晶界)。晶界内部分布有较多的缺陷态陷阱,陷阱俘获载流子而产生晶界势垒,故晶界中的缺陷态分布对器件性能产生重要影响。同样,晶界位置和晶粒尺寸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多晶硅TFT器件的电学性能。而缺陷态密度和晶界在沟道中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器件的制备工艺,为了在现有的工艺条件下提高器件的驱动能力,需要采用新的器件结构。本文提出了两种双栅结构的TFT:同步双栅和异步双栅。同步双栅TFT由于泄漏电流小,开关特性好,适合在像素电路中充当开关管;异步双栅TFT由于驱动能力强,阈值电压可控,可应用在像素电路中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发光。  典型的像素驱动电路由若干TFT和若干电容组成,由此组成各种类型的像素电路,如2T1C,4T1C,5T2C等。像素电路的瞬态特性和静态输出特性取决于TFT的性能和电容的大小。器件的参数(如TFT的宽长比)会影响像素电路的显示性能(如灰度,响应速度等)。本文在模拟各种典型的像素电路的基础上,给出了各个器件参数的选取原则。最后结合双栅器件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像素驱动电路及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模拟。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在多晶硅TFT器件模拟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由多晶硅TFT组成的像素电路进行模拟研究,并得出影响像素电路输出特性的因素从而有助于指导实际的电路开发。此外,本文提出了一种由同步双栅和异步双栅TFT组成的像素驱动电路结构,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模拟研究,揭示了该电路相对传统像素电路的优点。  
其他文献
PIN开关二极管是微波控制电路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控制器件,具有损耗小、可承受功率大、速度快等优点。作为开关器件,PIN二级管具有良好的短路和开路特性,在开关阵列、移相器、收
木霉属真菌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在农业、工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作为生防菌剂,部分种在植物病害防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进一步发掘该类资源、探知其与植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是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的一员,对于在一系列的细胞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TGFB信号通路的异常会导致癌症,纤维疾病,及发
高可靠性的集成电路在当今社会已经变得必不可少,并在诸如电力系统、航空航天系统等关键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纳米级的工艺下,软错误是造成芯片失效的主要原因。软错误是由辐
从摩尔定律提出后近50年,半导体集成电路规模不断扩大,器件特征尺寸不断减小,这对传统硅基MOS器件性能持续提升和半导体器件制备工艺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挑战。锗作为一
石墨烯(Graphene)自2004年问世以来,因其稳定的结构、良好的导电和导热能力、透明和柔软的特性,逐渐成为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热点。目前,化学气相沉积法已经成为制备石墨烯的主流
随着集成电路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产品。在当前技术水平下,集成电路供电电压可能小于1V,所以,集成电路对其电源电压的要求尤为苛刻,使得
本研究应用二维凝胶电泳技术和蛋白质质谱技术等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对脱色希瓦氏菌S12偶氮呼吸条件下的细胞膜蛋白质组成结构特点及其功能进行探讨。分别对脱色希瓦氏菌S12在
MESFET微波功率器件是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它有GaAs和GaN基器件,由于其优良的迁移率以及优异的高频、大功率、低噪声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在计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汽车电子系统与车辆信息变得越来越复杂。传统汽车仪表已无法显示电动汽车高级功能的状态,全液晶仪表应运而生。HUD抬头显示系统作为新兴车载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