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早期的亲子依恋影响着人一生的成长与发展。这既涉及个体自身成长方面,也涉及与他人关系的建立。当小班幼儿从家庭来到幼儿园,其社会关系由亲子依恋关系扩展到师幼关系,家庭中形成的亲子依恋倾向对其在园师幼互动产生着各方面影响。已有不少研究表明,不同依恋类型的小班幼儿在入园适应、师幼关系、同伴关系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亲子依恋对师幼关系的影响,缺乏亲子依恋与师幼互动动态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本研究着重探讨小班幼儿亲子依恋与师幼互动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亲子依恋倾向幼儿的师幼互动行为的差异。既能为深化相关研究提供助益,也能为实践中更好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尤其是亲子关系、师幼关系等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包含两大部分。其一是编制量表,并运用该量表展开实际调研,探讨亲子依恋与师幼关系(师幼互动的静态结果表征)之间的相关关系;其二是个案研究,通过对不同亲子依恋倾向亲子关系的个案进行师幼互动行为观察,进一步具体描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及比较其不同的行为表征。本研究主要研究结论是:(1)小班幼儿的亲子依恋安全性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三个维度得分排序为:交互顺畅性<安全基地<亲密寻求。(2)整体而言,小班幼儿亲子依恋在幼儿的性别、是否独生和母亲是否为孩子的主要教养人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小班幼儿亲子依恋在母亲是否为全职妈妈、母亲年龄、母亲学历等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小班幼儿的师幼关系处于良好状态,亲密性程度较高,冲突性程度较低,依赖性程度居中。(4)整体而言,不同性别小班幼儿的师幼关系中,女孩的师幼关系质量水平比男孩的师幼关系质量好;独生的小班幼儿的师幼关系冲突性显著高于非独生的小班幼儿。(5)小班幼儿的亲子依恋与师幼关系的各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p<0.01),其中小班幼儿师幼关系的亲密性和冲突性均与亲子依恋的三个维度呈中度相关,依赖性仅与亲子依恋的交互顺畅性呈低度正相关。(6)亲子依恋的亲密寻求、安全基地、交互顺畅性三个维度均对师幼关系亲密性、冲突性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仅有“交互顺畅性”一个维度对师幼关系依赖性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7)不同亲子依恋倾向幼儿的师幼互动行为表现差异明显:依恋安全倾向幼儿在师幼互动的主动性、互动内容的广度、互动双方的情感特征等方面均优于其他两种依恋倾向幼儿,更容易形成“正向-正向”的良好师幼互动行为;与其他两种依恋倾向幼儿相比,依恋抗拒倾向幼儿在师幼互动的主动性、互动内容的广度、互动双方的情感特征等方面表现中等;依恋回避倾向幼儿的师幼互动主动性最低,互动内容的广度最小,有明显的回避倾向,相比于其他两种依恋倾向幼儿,更容易形成负向情感特征的师幼互动行为。在以上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研究对如何通过改善亲子依恋关系提升亲子依恋的安全性,促进师幼之间的高质量互动提出了相应教育建议。主要包括:微观个体层面,父母和教师作为重要他人要发挥重要作用;中观环境层面,要建设“足够好”的家庭环境、家园共育环境和社区服务环境;宏观社会层面,要有强有力的制度、人才队伍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