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冲突对流动儿童抑郁/社交焦虑的影响:亲子沟通和同伴依恋的作用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流动儿童在我国是一个日益庞大且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深入探讨流动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内在机制逐渐成为研究者的重要课题。家庭和同伴关系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两个重要的微环境,对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主要考察了家庭环境中的父母冲突、亲子沟通对流动儿童抑郁和社交焦虑的影响机制以及同伴依恋在这一过程中可能起的作用。研究方法:选取杭州市和嘉兴市两所农民工子弟小学四、五年级的437名流动儿童为被试(年龄范围9到12岁,M=11.01,SD=0.56)。测量工具主要包括父母冲突量表、流调中心儿童抑郁量表、自我意识量表的社交焦虑分量表、青少年亲子沟通量表以及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量表的同伴依恋分量表。研究结果:(1)父母冲突对流动儿童抑郁和社交焦虑的直接正向预测作用显著;(2)父母冲突通过亲子沟通间接地影响流动儿童的抑郁和社交焦虑;(3)同伴依恋能够调节亲子沟通对流动儿童抑郁的影响,但不能调节亲子沟通对社交焦虑的影响;另外,同伴依恋也不能调节父母冲突对流动儿童抑郁或社交焦虑的影响。结论:父母冲突不仅能够直接引起流动儿童的抑郁和社交焦虑症状,还能够通过亲子沟通间接地影响流动儿童的抑郁和社交焦虑,高水平的同伴依恋能够增强亲子沟通的积极作用,降低流动儿童抑郁的风险。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内蒙古艺术学院也快速发展,学生人数不断增长,由于寝室格局和数量有限,在寝室分配管理等方面不能充分考虑个别身高超高学生实际情况,给
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现代人们对生存空间的基本需求开始从最简单的“生存意识”逐步过渡到更为高级的“环境意识”。如何创造一种适合人类心理与生理的空间居住环境是非常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影响下,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没有这个前提,教师使多大的劲也是无效的。而学
当下,中国的广播电视行业面临着新媒体和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出现了竞争力下降的趋势,收视率和市场份额持续下滑,"唱衰论"、"唱空论"、"广播电视消亡论"等声音不
本文结合某装载机生产企业的专项技术研究项目,以目前国内5t级装载机通常使用的ZL50行星式变速箱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相关参数校核的基础上,提出和实施
<正>不久前落幕的第十届广州国际汽车改装服务业展览会上,汽车后市场领军品牌之一的龙膜以全新形象盛装亮相,同场还举行了"2014龙膜亚太区贴膜大赛华南区预选赛"。龙膜全球品
上个月,上海东方广播中心故事广播资深导演徐国春有了一个新身份——东方之声精品剧场工作室首席制作人。$$“这意味着,广播剧将从故事广播的‘小’频率走向全中心各个频率的‘
报纸
从党章的修改历程看党的性质的发展,是从一个新的视角来探讨党在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自我认识和自身建设的问题。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十六大,一共通过了15部党章,其中关于党的
美国电影在商业电影体系外,对实验和艺术电影保持敏感性,随时准备吸纳新的人才、方法甚至思路,使自己不断更新扩展,造就其百年繁荣。而法国电影在失去工业霸主地位后,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