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活性核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乳化性能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R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壳型固体乳化剂因其独特的织构性能,在Pickering乳液的智能化和相转变特性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要制备乳液液滴尺寸小且分布均匀、稳定性强的Pickering乳液,所选用的固体乳化剂必须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因此,如何实现核壳型固体乳化剂的连接组装及纳米尺度上的表面改性,是制备界面活性核壳固体乳化剂的关键,同时,环境响应性智能乳液的发展对固体乳化剂提出了另一新的要求。本论文围绕界面活性核壳复合材料的表面改性展开,制备了磁响应性及可实现Pickering乳液相转变的两种具有不同表面性质的核壳复合材料,并对材料的乳化性能进行研究。首先分别采用后嫁接和共缩聚法对两种材料的壳层进行表面改性,然后通过XRD、N2物理吸附、TEM、IR、TG、固体核磁、元素分析、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接触角测量对两种材料的结构、组成、磁性能和润湿性进行表征。表征结果说明,两种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均具有所设计的核壳结构,亲水、亲油两种改性有机功能基团成功负载到壳层表面。磁性固体乳化剂乳化性能研究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乳化剂用量少、乳化效率高、稳定性强,且复合材料的界面活性及Pickering乳液的性质与材料制备方法密切关联。介孔氧化硅固体乳化剂乳化性能研究表明:亲水、亲油双功能化的固体乳化剂可实现Pickering乳液类型由O/W型向W/O型转变,且对不同极性的有机相具有普适性;乳液的稳定性随着水相电解质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与单疏水功能化的材料相比,表面具有两亲性质的颗粒比单一性质的固体乳化剂能更好的稳定乳液。
其他文献
1.本文以2,6-毗啶二甲酸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酰化、酯化、胺解、亲和加成)最终生成配体:2,6-吡啶二甲酰肼-2-羟基萘甲酰腙(配体L1)和2,6-吡啶-二甲酰肼水杨酰腙(配体H2L2)。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和元素分析手段对L1,H2L2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寿命的方法研究了酸碱对配体LI, H2L2互变异构性质的影响。2.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