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天线时间频率同步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ixu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满足人们对高速率数据服务的需求,无线通信中的多天线系统正在由集中式向分布式转变。作为未来无线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式天线技术具有系统容量大、信号覆盖广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由于各天线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使用独立的晶振,系统中存在多个不同的时间偏移和载波频率偏移。这使得同步在分布式天线系统中变得更加复杂。同时,分布式天线的具体位置直接影响着系统性能。为了充分发挥分布式天线技术的优势,分布式天线摆放在何处需要精心设计。本文研究了分布式天线的时间频率同步技术,并在时间同步的基础上研究了分布式天线的位置优化问题。首先,描述了同步的理论基础,阐述了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分析了基于数据辅助的频率同步和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时间同步方法。其次,在平坦瑞利衰落信道中,针对一根发射天线、两根分布式接收天线场景,提出了缩小频率搜索范围的最大似然载波频偏联合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载波频率、收发天线晶振精度和移动台最大运动速度的先验信息,确定了两个载波频偏之差的取值区间,缩小了频率搜索范围,减小了噪声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5dB,载波频率2GHz,发射天线晶振精度10ppm,接收天线晶振精度1ppm,移动台最大运动速度120km/h的条件下,载波频偏联合估计的均方误差性能高出现有方法一个数量级。最后,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时间同步方法,研究了分布式天线的位置优化问题。在复合信道模型下进行时间粗同步,得到正确检测概率,随后根据不同的移动终端位置引入最坏情况概率。在极小极大准则下,得到了最优天线位置。论文的研究成果可直接应用于分布式天线系统中。
其他文献
学位
便携式γ能谱仪是放射性污染检测的主要工具之一。随着核科技的发展以及对核技术认识的不断深入,γ能谱仪向着高性能、高集成化、高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方便、快捷的便携式γ能谱仪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的需求。国外的便携式多道γ能谱仪产品性能较高、功能较齐全,但价格也相对较昂贵,目前在国内大多数用户中还难以得到广泛应用。在国内,人们在尝试将嵌入式系统引入到放射性仪器的研制中。论文设计了基于嵌入式Linux的多道γ
间作模式作为新疆红枣种植模式的主要方式之一,红枣的间作模式既兼顾了粮食等作物的生产,也取得了红枣产业的收益。红枣间作果园在管理过程中不同程度的使用化学农药,不仅破
再小的蔬菜花园有了合理的统筹安排和适当的种植技巧,都能够变成高产的菜地,确保整个生长季有充足的新鲜菜蔬供应饭桌。现在让我们一起分享了让小型蔬菜花园变高产的六个技巧
随着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A星的成功发射,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可见光波段超光谱成像仪投入了使用。于此同时,短波近红外波段超光谱成像仪的研制也已经纳入了议事日程。本课题就是在此背景下,研究了基于碲镉汞焦平面器件的短波红外成像系统的关键技术。文章介绍了超光谱成像的进展、红外成像的基本理论、红外图像的预处理方法,然后分析了焦平面器件工作原理、设计了红外读出电路的时序,利用VHDL语言描述了时序关系,
第三代移动通信长期演进标准(LTE-A)中的广播电视业务解决方案采用的是增强型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E-MBMS),其物理层架构是通过单频网(SFN)传输MBMS来实现的,这种SFN传输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