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考文《官话类编》语音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ping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狄考文(Calvin Wilson Mateer)是十九世纪来华著名的美国长老会传教士之一,一生致力于教会教育事业,其创办的登州文会馆是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的成功样板,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狄考文编写的针对西人学习的汉语教材《官话类编》,是近代来华传教士的必选教科书,而此书所记录的十九世纪的汉语语言面貌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依据。本文即以《官话类编》中的语音记录为研究对象,对原书中北京、南京、登州、潍县、九江、重庆的记音进行描述,探究十九世纪末北方官话及南方官话的语音特点。绪论部分主要表述研究综述,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并简述研究方法。重点强调《官话类编》对语言学研究的价值,及主要应用共时及历时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从狄考文的生平切入,主要强调其登州文会馆的办学活动及从事的文字编写出版活动;对《官话类编》的成书背景、版本体例进行详细描述,重点突出几点《官话类编》在教材编写上的参考价值。第二章略述狄考文对当时罗马字记音系统的认识,主要对威妥玛的系统及内地会的系统做几点改动;详述《官话类编》的记音系统,并对其声韵调加以描述。第三章以《官话类编》的声母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六地基础方言音系进行共时及历时比较,结合中古音系探究十九世纪末声母的音系特点。第四章以《官话类编》的韵母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六地基础方言音系进行共时及历时比较,结合中古音系探究十九世纪末韵母的音系特点。第五章以《官话类编》的声调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六地基础方言的声调进行共时及历时比较,探究十九世纪末的声调分布特点。第六章结语部分主要综述以上几章节,重点突出通过对《官话类编》的语音研究应该认识到传教士所记录的罗马字资料的科学性并且其对汉语本体研究的重要意义,应该对这一部分珍贵资料从传统的历史研究、教材教育思想的研究转到研究当时的汉语语言面貌上来,以充分体现这些资料的价值。
其他文献
裂缝识别和预测是当今地质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裂缝引发的各种地质问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查明或预测地下裂缝的分布规律是解决这些地质问题的关键。在能源勘探领域,
足部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从足部测量的压力可以推算出人体体重、步速、运动姿态等生理信息,因此基于薄膜传感器设计了一款智能鞋垫。该智能鞋垫利用嵌入于鞋垫内的3个压电
对某大底盘单塔偏置超限高层结构进行多软件小震反应谱对比分析、小震弹性时程分析、中震不屈服验算以及大震下静力弹塑性分析,了解结构的地震响应特点以及塑性铰发展规律,对
煤炭的清洁利用是关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焦点之一,煤炭洗选作为清洁利用的基础与源头,尽管在污染物减排和煤炭利用效率提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煤炭洗选行业在发展中也存
林逋是生于宋朝的诗歌大家,一生作诗三百余首,内容涵盖咏物、送别、酬唱赠答等方面。其艺术特征显示在每首诗的创作中,而其作品的艺术特征却是其人格的折射。他创作于隐居西
散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散文教学对其他文类的阅读教学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散文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抒情类散文、叙述类散文、议论类散文等。现阶段初
2016年初我国首次在股市中推行熔断机制,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此制度仅维持了短短4天,使该熔断机制成为史上最短命的熔断政策。本章将从推行熔断机制背景出发,探究其失败的成因
"善治"描绘的是国家与公民个体对社会管理水平的良好期待,即实现有效治理。单中心秩序模式的超负荷运作呼唤新的制度设计,善治语境下的社会管理体制更强调多元合作、参与治理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DNA分子识别技术不断提高。相比传统的以微生物表型特征为基础的检测方法,基于DNA识别技术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具有快速、敏感性和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