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体和晶粒尺寸对Ru基催化剂费托反应性能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863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费托(F-T)合成可将煤炭、天然气、生物质等含碳资源转化为清洁燃料和化学品,是当前调和化石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铁基和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研究较多并且已经实现了工业应用。钌(Ru)基催化剂因具有很高的费托反应活性、高链增长几率、高重质烃选择性等优点,加之在反应中Ru以金属态存在,因而成为理论和实验研究其反应机理的重要体系。其中载体和晶粒尺寸效应是Ru基费托催化剂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分别用浸渍法和多元醇还原法制备了Ru基催化剂,采用低温N2物理吸附、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程序升温还原(TPR)、程序升温脱附(TP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一氧化碳傅里叶变换漫反射红外光谱(CO-DRIFTS)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详细表征,并在微分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F-T反应性能的研究,深入探究了催化剂物相结构、表面物种变化等对F-T反应性能的影响规律。论文的主要实验结果和结论如下:  (1)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以Beta分子筛、Al2O3和SiO2为载体的Ru催化剂,分别研究了载体对H2、CO在催化剂表面吸附行为以及对其F-T反应性能的影响。H2-TPR和H2-TPD结果表明,不同载体的Ru基催化剂其金属-载体相互作用(SMSI)强弱不同,其强弱顺序为Ru/Beta>Ru/Al>Ru/Si。NH3-TPD结果表明,在Ru/Beta催化剂上酸位点最多,Ru/Al催化剂次之,Ru/Si催化剂酸位点最少。CO-DRIFTS结果表明,受载体作用影响,不同催化剂上金属暴露的台阶位点和平台位点数量不同,其中Ru/Beta催化剂上Ru金属具有最多的台阶位点,Ru/Si催化剂上最少,Ru/Al催化剂处于两者之间。F-T反应评价结果显示,具有较多台阶位点的催化剂初始反应活性高,随反应进行迅速失活;产物的选择性主要受酸位点影响,具有较多酸位点的催化剂产生的重质烃会在酸位点上吸附再裂解,导致其重质产物减少,轻质产物增多。  (2)通过多元醇还原法制备了不同尺寸的Ru纳米颗粒催化剂,负载于Al2O3载体上,研究催化剂的孔道结构、还原和吸附特性以及F-T反应性能。评价结果表明:CO加氢活性(TOF)随着Ru颗粒尺寸增大呈现降低的趋势,在较小颗粒上有失活现象,在大颗粒上反应活性保持稳定。H2-TPR结果表明,Ru纳米晶粒尺寸越小的催化剂还原温度越高,说明其与载体的相互作用越强。H2-TPD和CO-DRIFTS结果表明,在较小的Ru颗粒上存在较多的台阶位点,这可能是其具有较高的F-T反应初始活性并且迅速失活的原因。  (3)采用浸渍法将Ru负载于ZrO2、CeO2和TiO2三种载体上,通过对其进行H2和CO吸附性能的表征及F-T反应评价。结果表明:催化剂的F-T反应活性与催化剂对H2和CO的吸附能力密切相关,在Ru/Ti催化剂上H2和CO吸附很弱,几乎无F-T反应活性;Ru/Zr和Ru/Ce催化剂上具有一定的H2和CO吸附能力,表现出F-T反应活性。Ru/Zr催化剂中因ZrO2载体对CO和H2解离的促进作用,其F-T活性远高于Ru/Ce催化剂。
其他文献
  Oxidation-reduction method was widely used in recycling cemented carbide scraps because of relatively low production cost,high recovery rate and easily cont
会议
合并快的,收购Uber中国,成为中国智能打车行业的独角兽,滴滴出行仅用4年就缔造了一个传奇1983年,程维出生于江西铅山河口镇,父亲在机关上班,母亲是一名数学老师。程维从小品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工业原料,是我国和世界主要的农作物之一。然而高温、盐渍和干旱等非生物胁迫已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筛选抗逆功能基因并
为完善海水养殖病害的防御监测机制,通过研究温度、盐度和pH等环境因素对副溶血弧菌Ⅲ型分泌系统(T3SS)基因表达的影响,推断不同环境因子影响下副溶血弧菌致病性的差异,以探讨环
  随着油气资源的日趋紧缺和对于能源安全的考虑,页岩油气储层已成为世界能源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北美地区页岩气实现商业性开发,主要形成了页岩体积压裂设计技术、滑溜水大
  由于核能的广泛应用,目前高辐射核废料的地下封存是世界范围内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粘土岩具有低渗透性以及较强的裂缝自我修复能力,且在其中建造施工较花岗岩等便利等
会议
该文重点对气化炉内熔渣流动、气化炉炉体导热和神经网络预测煤灰的熔融性质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对竖直圆管内重力作用下的平滑层流液膜流动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
  针对水平井多段压裂多裂缝扩展形态问题,采用位移不连续法,建立三维裂缝应力场计算模型,并结合裂缝边界条件,根据亚临界裂缝扩展模型,对水平井多段单簇、多簇压裂多裂缝扩展形
  如何提高页岩气的产量已经成为我国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之一。诸如压裂方法优化、裂隙碎屑和支撑剂作用、注气增采等方面都存在尚待开展或深入的研究。本文以煤系
会议
研究了不同剂量高压电晕电场对花棒种子发芽率、叶绿素含量、SOD、MDA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电场强度和不同的处理时间的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叶绿素含量、SOD和MDA含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其含量都比对照组高;研究了高压电晕电场对花棒愈伤组织失水率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强度为14kv时,愈伤组织失水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14kv和15kv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