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基因在大肠肿瘤中表达的意义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2005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大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和大肠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以β-actin为内参,通过应用SYBR Green I的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大肠癌组织EGFR mRNA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应用价值。   [方法]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58例大肠癌组织(其中20例患者年龄<40岁)和2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EGFR和VEGF的蛋白表达,SYBR Green I 的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20例大肠癌组织EGFR mRNA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大肠癌组织中的EGFR及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10%、48.27%;正常大肠组织EGFR及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10.71%,大肠癌组织中EGFR、VEGF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组织(均P<0.01)。EGFR与VEGF的表达与大肠癌的TNM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在年龄<40岁的大肠癌组中,EGFR和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年龄≥40岁的大肠癌组并在前组中联合表达(均P<0.05)。大肠癌组织EGFR mRNA含量有明显增高(均值为4.71),其表达上调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   [结论]EGFR和VEGR在大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与大肠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判断转移及预后等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年龄<40岁的早发性大肠癌具有更高的EGFR和VEGF阳性率及联合表达提示其侵袭性更强、预后更差。EGFR mRNA水平的扩增可能是大肠癌组织EGFR上调表达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他文献
目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是一种由免疫机制介导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其病程呈进行性加重
目的:通过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与焦虑的评估,分析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与焦虑水平的变化趋势及相关关系;探讨镇痛方式对腹部手术后患者疼痛及焦虑的作用;探索腹部手术患者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