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四川省高校为例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yueq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大家庭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上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新时期,作为少数民族中更多知识,更宽阔见识的代表,少数民族大学生既有一般大学生积极向上、思想活跃、民主意识强、价值取向呈实用化趋势等的共性,又存在民族情感浓厚、民族心理封闭和自我保护意识强等特性。这是由于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民族地区、贫困山区和边疆偏远地区,受民族、宗教习俗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是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信息闭塞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而今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未来民族地区发展的快慢,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一批实力雄厚的后备干部,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推动民族区域发展和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意义重大。但过去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没有针对不同民族大学生的不同问题做出有区别的分析,或者错误的认为只有民族高校才有少数民族学生,所以只把国内15所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却对非民族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多。  本选题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为理论基础,把四川省的民族高校和非民族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分别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通过收集来自不同高校多个民族学生填写的问卷信息,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深入探究当前不同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结合民族高校与非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异同,进而就如何加强四川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具体对策,从而不断丰富关于我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对新的教育方式进行探索。
其他文献
利他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合同形态,它是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近现代合同法的演变使利他合同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与世界各国十分重视通过立法确立利他合同相反,我国
实用主义在美国具有深远悠久的历史根源和文化根源.实用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实际效果看作是检验一切理论和学说的标准,以解决现实活动中的具体问题"的特征源于来自欧洲的
随着世界范围内人权思潮的兴起,公民个体权利的自我保护和救济意识大大增强。在刑事诉讼领域内,实现公民权利自我保护与救济的关键权利——公民刑事诉讼权成为了法治发达国家关
审判独立实质上就是审判权的独立.审判权可分为程序性权力和实体性权力,与此相对应,审判行为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审理行为和判决行为.前者是指法官认识案件事实的过程,在这一过
凯尔森说:"对一个概念下定义的任何企图,必须要将表示该概念的这个词的通常用法当作它的出发点."因此,文章第一部分对法律渊源的概念作了历史考察,分析了对法律渊源不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