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上皮性卵巢癌发病隐匿并缺乏有效的早期检测手段,大多数患者发现即晚期,病死率高,且5年生存率近20年来没有得到提升。从新的视角进一步阐明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的可能机制,探究上皮性卵巢癌新的预后分子标志物,对及早干预及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B细胞淋巴瘤因3(BCL3),最初在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被发现,被认为是一种原癌基因,随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CL3在多种实体肿瘤中也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外关于BCL3在上皮性卵巢癌中作用的研究甚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BCL3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发生基因改变频率、拷贝数改变(CNA)频率及其临床意义,并探究BCL3可能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及调控信号通路。方法:(1)应用Oncomine数据库和GEPIA网站分别分析BCL3 mRNA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2)应用KM plotter数据库分析BCL3 mRNA表达水平对患者预后影响;(3)应用c Bio Portal网站探究BCL3发生基因改变、CNA频率及对预后影响,并找出与BCL3中高度共表达基因;(4)通过Web Gestal网站对BCL3及其共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5)选取80例上皮性卵巢癌与18例正常卵巢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验证BCL3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并探究BCL3核蛋白表达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Oncomine数据库中筛选出的7项数据集中有5项显示BCL3 mRNA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高表达(P值均<0.05),对7项数据集整合分析同样显示BCL3mRNA在癌组织中高表达(P=0.016),GEPIA分析同样证实BCL3 mRNA高表达(P<0.05);(2)KM plotter数据库分析显示,BCL3 mRNA高表达患者的整体生存率(OS)降低(P=0.012);(3)c Bio Portal分析BCL3发生基因改变频率8%、CNA频率3%,均显著降低患者的OS(P值分别为0.0161和6.206×10-6);(4)GO和KEGG分析显示BCL3及其共表达基因涉及的生物学过程主要有:生物调节、代谢过程及细胞增殖、再生以及生长等,在TNF、NF-kB及IL-17等通路显著富集;(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BCL3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显著高表达(P<0.001),细胞核蛋白表达水平与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P=0.048)、腹水含量(P=0.035)及分化级别(P=0.017)相关。生存分析示,BCL3核蛋白中高表达有降低患者生存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4)。结论:(1)BCL3 mRNA及蛋白均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高表达;(2)BCL3 mRNA高表达降低患者OS,BCL3核蛋白高表达有降低患者生存率趋势;(3)BCL3发生基因改变或CNA均可降低患者OS;(4)BCL3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作为新的预后分子标志物。研究结果为后续深入机制研究及探究分子靶向治疗可能提供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