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诚信之德及其现代意义——以“四书”为中心的阐释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y90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以"儒家诚信之德及其现代意义"为题,试图以"四书"为中心,探讨儒家言诚、言信的特点,并论及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依朱子,"四书"之所以重要,乃由于其关及"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己治人之方".而诚信之德在儒家的"四书"中又有系统的说明,因此,站在当今的立场,研究诚信之德便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论语》未谈诚而多言信,而信就是诚实不欺.仁是《论语》思想的核心,但仁在事中,信即是具体的为事德目,故仁的实现离不开信.在孔子,诚信是立人之本,也是立政之本,兼顾了内圣与外王二个领域.《孟子》既言诚,又言信,而此诚、信就其作为天道而言,已具有本体形上学的意义.人若要达到与诚为一,则必须透过修身,自反及于天.《大学》集中于从工夫论的角度肯定诚信之德在明明德、止于至善中的重要意义.人皆有喜、怒、哀、乐,皆不免因七情流行而偏离诚信之本,以致掺杂私意,自欺欺人,故"心"需要"正","意"需要"诚",以达到真实无伪、诚实信诺的境界.而《中庸》则从理论上对《论语》、《孟子》与《大学》言诚信之德的观念作了深入的总结,亦即从工夫论上,《中庸》提出了诚、明两进的路径,以达到"君子诚之为贵"的目的,具体而言,则是率性与修道同提,诚之与慎独兼摄,尊德性与道问学并重.另一方面,从该体论上,《中庸》讲"诚者,天之道"讲"天命谓性",讲"至诚无息",讲"成己成物",直接将儒家诚信之德在理论上所表现的通天人、合内外、一性道的特点表露无遗.站在当今市场社会的角度,研究儒家的诚信之德具有重要的意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套独特的品格构造,使得人们在追求自己利益时,常常挣脱诚信不欺的道德训诫.因此,如何透过人的概念以及市场经济的特点,造就诚实的道德人格,对于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中国传统诚信思想在自然经济和家庭伦理基础上确立,其内涵以“德性”为旨归。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当代中国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并在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与市场经济
【故事】时间:五一第三天(共5天)地点:某人家人物:五年级男孩、我对白:男孩一会儿出来玩,一会儿回屋。我出于好奇走进他的房间。我:怎么作业还没写完?五年级男孩:没有!我:放
期刊
随着现代社会重、特大事故的频繁发生与现代各种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出现了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加以整合的风险社会理论。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是这种新兴理论的代
自1956年人工智能第一次作为一个学科概念出现在世人面前以来,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目前弱人工智能已经被全面应用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的互联网大数据检索、智
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能够综合运用需求响应和协调优化管理两大手段,通过源荷协调互动,最大限度上实现分布式电源的高效消纳和系统运行的安全经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