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O2剪切增稠流体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d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iO2剪切增稠流体在受到外界冲击时,具有快速变硬的性质,在防刺领域表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了粒子粒径大小及分布、粒子表面性质对SiO2剪切增稠流体流变性能的影响。最后,本文考察了SiO2剪切增稠流体与Kevlar纤维布复合工艺以及温度对SiO2剪切增稠流体与Kevlar纤维布复合材料防刺性能的影响。该研究对于促进剪切增稠流体在防刺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采用两步溶胶凝胶法和三步溶胶凝胶法,合成了SiO2粒子。通过对SiO2粒子的形貌观察,研究了SiO2粒子的形成过程及氨水浓度、水浓度等因素对合成SiO2粒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粒子形成过程相同,但是两种方法的工艺参数不同。另外,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得到粒径分布窄、分散良好的SiO2粒子。然后,合成了不同粒径大小及不同表面性质的SiO2粒子,并对粒子的形貌及组成信息进行了表征。三步法合成SiO2对于提高溶胶凝胶法合成SiO2粒子的效率,具有很大的潜在经济价值。然后,制备了不同粒径大小和不同粒径分布的SiO2粒子分散于聚乙二醇200形成的悬浮液,并测试其流变性能。实验结果表明,SiO2粒子的粒径大小与分布对SiO2粒子悬浮液的剪切增稠强度及临界剪切速率有重大影响。理论模型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本文的实验结论。另外,本文测试了不同表面性质的SiO2粒子分散于聚乙二醇200形成的悬浮液的流变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改性剂种类与用量对SiO2粒子悬浮液的剪切增稠效应具有重大影响。另外,本文还考察了TPM改性SiO2粒子分散于聚乙二醇200以及去离子水形成的悬浮液的剪切增稠效应,实验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溶剂才能得到剪切增稠里流体。本文实验结果对于制备高性能SiO2剪切增稠流体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最后,本文考察了悬浮液中硝酸浓度对SiO2剪切增稠流体流变性影响。结果表明,硝酸浓度在8.50 mmol/L时悬浮液剪切增稠强度最大。另外,本文考察了SiO2剪切增稠流体与Kevlar纤维布复合工艺以及温度对复合材料防刺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剪切增稠流体在使用乙醇稀释时,乙醇与剪切增稠流体比例在1:1左右时,复合材料防刺性能最佳。另外,实验结果还表明该复合材料能够很好的适应低温环境。实验结果对于促进复合材料在防刺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价值。
其他文献
20世纪50-80年代,作为曾经欧美的产业承接国,日本的产业结构在内力和外力的相互作用下快速转型升级,国内经济也随之飞速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开放的大国,产业结构正步入新的调
由于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开发新型能源及能源转换材料已成为目前研究领域的热点,热电材料可以直接将热能与电能进行可逆的转换,是一种环境友好型能源转换材料,具有无污
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进步,化石燃料的使用与日俱增。目前,随着化石燃料的储存量越来越少,人类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难题;同时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给自然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如NO_x、SO_x等会造成酸雨以及大量的CO_2富集在空气中会造成“温室效应”。为了缓解这些不利影响,需将CO_2转化为燃料或化学品,以实现能源从今天的“化石燃料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的“二氧化碳经济”的转变。电化学还原CO_2相较于其他转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是于1979年制定的,1996年八届人大四次会议进行了修正。16年后的2012年,刑诉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其中,《刑诉法》第二条规定:"……维护社
新型食品分析方法的开发对于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与检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高灵敏的食品分析技术均需要对食品样品进行复杂的前处理以减少基质干扰,降低检测限。食品样品及分析目标的多样化也对前处理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本论文选用分散式固相萃取(d-SPE)作为食品样品前处理方案,以结构多样、吸附性能良好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作为萃取剂,建立了单一MOFs材料针对单一目标物,复配型MOFs材料针对多种
网页UI设计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门新兴专业,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对社会很多领域的发展均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现代网页UI设计过程中,为使设计作
本文首先对硖石灯彩的历史沿革与工艺概况进行了阐述,而后对其传承现状进行调查归纳并予以反思,进而分析梳理了其主要的艺术特色,提出基于硖石灯彩艺术特色的现代灯具设计的
生态损害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因为没有遵循生态规律,超过环境承载率而开发、利用环境,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整体或者多个部分相互作用最终形成的环境功能的严
泥岩作为深部油气田工程常见岩石介质,高温、高渗压作用下力学特性异常复杂,直接影响工程稳定与安全,高埋深作用下瞬时和蠕变力学特性研究是工程中亟待解决的前沿科学问题。
太阳能具有取之不竭、洁净无污染、可再生等优点,在未来新能源开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氢能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理想、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其燃烧值高且燃烧后的产物对环境不